[發明專利]一種血管開孔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29473.0 | 申請日: | 2020-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701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劉文斌;劉德鵬;薛利剛;蔡新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融科創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3205 | 分類號: | A61B17/3205;A61B17/3209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儀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濱海新區經濟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血管 開孔器 | ||
本發明創造提供了一種血管開孔器,包括外殼和設置在外殼內的芯桿,所述芯桿包括桿體和切割刀,所述切割刀設置在桿體的底部,所述桿體的一側設置有齒條;所述外殼包括殼體及設置在殼體上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的一側設置有與所述齒條相嚙合的傳動齒輪,所述驅動裝置可以帶動所述傳動齒輪正反轉,所述傳動齒輪通過與所述齒條的嚙合運動帶動芯桿上下移動。本發明創造旨在以通過驅動裝置、控制系統,實現在切割血管完成后回退到原來位置,節約手術時間,降低手術成本;同時通過止血導套,避免切割刀完成切割回退至原位置時血管回流至切割系統內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創造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血管開孔器。
背景技術
目前,血管開孔器通常包括用于切割血管的切割系統,現有切割系統為一次性使用結構,即一旦將啟動按鈕按下,切割刀在彈簧彈力的作用下向前運動一段距離后停止且不能再恢復至初始狀態。如果醫生在離血管較遠距離時由于誤操作按下,則只能再重新打開另一套器械重新開孔,不僅浪費了手術時間,而且增加了手術成本。
發明創造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創造旨在提出一種血管開孔器,以通過電機的正反轉在切割血管完成后回退到原來位置,節約手術時間,降低手術成本;同時能夠避免切割刀完成切割回退至原位置時血管回流至切割系統內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創造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血管開孔器,包括外殼和設置在外殼內的芯桿,所述芯桿包括桿體和切割刀,所述切割刀設置在桿體的底部,所述桿體的一側設置有齒條;所述外殼包括殼體及設置在殼體上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的一側設置有與所述齒條相嚙合的傳動齒輪,所述驅動裝置可以帶動所述傳動齒輪正反轉,所述傳動齒輪通過與所述齒條的嚙合運動帶動芯桿上下移動。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裝置為手搖裝置,所述手搖裝置包括轉軸、搖把,所述轉軸分別與所述搖把、傳動齒輪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裝置為電動裝置,所述電動裝置包括電池、電機、轉軸及控制系統,所述轉軸分別與所述電機、傳動齒輪固定連接,所述電池與電機電性連接,所述控制系統可以控制電機的正反轉。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統包括電源開關與限位開關,所述電源開關設置于所述殼體的外側,所述限位開關設置在殼體內底部。
進一步的,所述桿體的底部還設置有凸臺,所述凸臺位于所述桿體底部和所述切割刀之間。
進一步的,還包括設置在外殼下端細長部分的止血護套,所述止血護套包括底座、端蓋及設置在底座與端蓋之間的密封墊。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緊貼出血口,所述密封墊上設置有貫通的十字縫。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緊貼出血口,所述密封墊為彈性材質。
進一步的,所述切割刀為圓環刀片。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創造所述的血管開孔器具有以下優勢:
(1)現有切割系統為一次性使用結構,即一旦將啟動按鈕按下,切割刀在彈簧彈力的作用下向前運動一段距離后停止且不能再恢復至初始狀態。如果醫生在離血管較遠距離時由于誤操作按下,則只能再重新打開另一套器械重新開孔,不僅浪費了手術時間,而且增加了手術成本。本發明創造所述的血管開孔器以通過驅動裝置、控制系統實現在切割血管完成后回退到原來位置,節約手術時間,降低手術成本;同時通過止血導套,避免切割刀完成切割回退至原位置時血管回流至切割系統內部。
(2)本發明創造所述的止血護套,當切割刀正向插入時,利用密封墊彈性變形原理的作用而張開,當切割刀撤出后,此時密封墊底面由于血液作業會將十字縫處壓緊而閉合實現止血。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融科創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經華融科創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294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