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車輛終端信息匹配的車輛超員分析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29168.1 | 申請日: | 2020-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093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9 |
| 發明(設計)人: | 羅浩;胡志華;何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長江通信智聯技術有限公司;武漢長江通信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1/01 | 分類號: | G08G1/01;G08G1/017 |
| 代理公司: | 武漢科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許蓮英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車輛 終端 信息 匹配 超員 分析 系統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車輛終端信息匹配的車輛超員分析系統。本發明通過所述圖像識別單元采集的高速公路上車輛車牌信息,通信采集單元采集車輛上用戶終端信息,站點信息采集單元采集站點信息,無線傳輸單元將車牌信息、用戶終端信息、站點信息發送至所述中央服務器;中央服務器根據車牌信息搜索車輛核載人數;構建站點時刻車牌矩陣,在該矩陣中標記相同元素的行與列,通過交集匹配得到車輛上的實際載客數量,中央服務器根據車輛實際載客數以及核載人數進行預警。本發明資源利用率高,檢車范圍廣,不影響交通,能實時發出超員預警,顯著提高執法人員的反應速度,將交通事故扼殺在萌芽狀態,減少因車輛超員引起的交通事故和人員財產損失。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交通監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車輛終端信息匹配的車輛超員分析。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安裝車載終端,通過人臉識別判斷車輛實際載人數;通過設置檢查點,執法人員人工檢查實際載人數。而現有技術需要安裝車載終端,需要在目標車輛上安裝人臉識別的相關硬件設備,建設成本和維護成本高,周期長,覆蓋面不夠廣,相機設備存在死角;且現有技術需要設置檢查點,執法人員人工檢查。人力成本高,人力資源有限,檢查效率低下,具有隨機性,高峰時期容易造成擁堵;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例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結合大數據和計算機軟件技術,提供一種基于大數據實時流處理的車輛超員分析系統。
本發明裝置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基于車輛終端信息匹配的車輛超員分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通信采集單元、多個圖像識別單元、多個站點信息采集單元,多個無線傳輸單元、多個門框支架、中央服務器;
所述門框支架橫跨道路安裝,等間隔距離部署于在高速公路上,可分為單向門架和雙向門架兩種;單向門框支架橫跨兩向道路之間和一向道路外側建立,雙向門框支架則分別在兩向道路之外和兩向道路之間建立;
所述通信采集單元安裝在所述門框支架頂端中部;所述圖像識別單元安裝在所述門框支架頂端,道路正上方安裝一個圖像識別單元,所述圖像識別單元的方向對準相應道路的正中間,對準車輛來向;所述站點信息采集單元安裝在門框上;所述無線傳輸單元安裝在所述門框支架頂端中部;
所述通信采集單元與所述無線傳輸單元通過有線方式連接;所述圖像識別單元與所述無線傳輸單元通過有線方式連接;所述站點信息采集單元與所述無線傳輸單元通過有線方式連接;所述無線傳輸單元與所述中央服務器通過無線方式連接。
本發明方法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基于車輛終端信息匹配的車輛超員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所述圖像識別單元將采集的高速公路上車輛圖像進行圖像識別處理得到車輛車牌信息,并傳輸至所述無線傳輸單元;所述通信采集單元用于采集信號覆蓋范圍內車輛上用戶終端信息,并傳輸至所述無線傳輸單元;站點信息采集單元采集站點信息,并傳輸至所述無線傳輸單元;所述無線傳輸單元將車輛車牌信息、車輛上用戶終端信息、站點信息通過無線傳輸方式發送至所述中央服務器;
步驟2:中央服務器部署公安部門車輛基本信息表,根據車輛車牌信息搜索車輛核載人數;
步驟3:構建站點時刻車輛車牌矩陣,在站點時刻車輛車牌矩陣中標記相同元素的行與列,通過交集匹配得到車輛上的實際載客數量,中央服務器根據車輛上的實際載客數量以及車輛核載人數進行預警。
作為優選,步驟1所述車輛車牌信息為:
cu,v
u∈[1,U],v∈[1,V]
其中,U表示高速公路站點的數量,V表示采集時刻的數量,cu,v表示第u個站點圖像識別單元在第v個采集時刻采集的車輛車牌信息;
步驟1所述用戶終端信息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長江通信智聯技術有限公司;武漢長江通信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武漢長江通信智聯技術有限公司;武漢長江通信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291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