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車車通信的車輛防撞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29145.0 | 申請日: | 2020-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470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5 |
| 發明(設計)人: | 關超華;周斯加;陳志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善智城(蘇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1/16 | 分類號: | G08G1/16 |
| 代理公司: | 溫州名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陳加利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高***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車車 通信 車輛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車車通信的車輛防撞方法,用于主車在道路行駛過程中通過LTE?V2X技術對遠車進行碰撞預警監測,包括:主車實時獲取自身車輛的V2V信息;主車周期性接收預設交通云平臺所轉發的遠車的V2V信息,并結合主車的V2V信息,對主車和遠車之間的碰撞風險進行檢測,且進一步在檢測結果符合預定碰撞條件時,開啟碰撞預警及制動降速。實施本發明,能解決傳統車輛環境感知方案所存在的問題,在視線遮擋、雨天霧天等惡劣環境下仍能穩定工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車車通信的車輛防撞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家用車的普遍化,再加上汽車在車速方面的設計不斷提高,即使采取一些限速的措施,但是撞車事件在生活中還是頻頻發生,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給人們也帶來了巨大的人身安全。近幾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各個電子元件性能不斷的提高,且價格在不斷地下降,為車輛防撞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車車通信也是在其條件下發展的一種技術,該技術能感知周圍的環境,可以排除雷達傳感器的盲區,車車通信技術在交通碰撞等交通事故上具有很大的優越性。但是,傳統的車車通信基于DSRC(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專用短程通信)技術,通過采用攝像頭、雷達等傳統的車輛環境感知方案來預防車輛碰撞,不具備高可靠性、低延時、遠距離傳輸可達性,導致在視線遮擋、雨天霧天等惡劣環境下無法穩定工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基于車車通信的車輛防撞方法及裝置,能解決傳統車輛環境感知方案不具備高可靠性、低延時、遠距離傳輸可達性等問題,在視線遮擋、雨天霧天等惡劣環境下仍能穩定工作。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車車通信的車輛防撞方法,用于主車通過LTE-V2X技術對遠車進行碰撞預警監測,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所述主車實時獲取自身車輛的V2V信息;
所述主車周期性接收預設交通云平臺所轉發的遠車的V2V信息,并結合主車的V2V信息,對主車和遠車之間的碰撞風險進行檢測,且進一步在檢測結果符合預定碰撞條件時,開啟碰撞預警及制動降速。
其中,所述主車實時獲取的V2V信息是先通過DSRC技術中的GPS定位系統和雷達采集,再經編解碼處理得到。
其中,所述主車周期性接收所述交通云平臺所轉發的遠車的V2V信息,并結合主車的V2V信息,對主車和遠車之間的碰撞風險進行檢測,且進一步在檢測結果符合預定碰撞條件時,開啟碰撞預警及制動降速的具體步驟包括:
所述主車提取自身車輛的V2V信息;其中,所述主車的V2V信息包括主車的位置坐標、航向角、橫擺角、方向盤轉角、車速、加速度和制動狀態;
所述主車周期性接收所述交通云平臺所轉發的遠車的V2V信息;其中,所述遠車的V2V信息包括遠車的位置坐標、航向角、橫擺角、方向盤轉角、車速、加速度和制動狀態;
所述主車根據主車的V2V信息和遠車的V2V信息,計算出主車和遠車之間的相對距離、相對加速度和相對速度,并進一步計算出主車和遠車之間的碰撞時間,且進一步根據所述主車根據主車和遠車之間的相對速度及對應計算出的碰撞時間,計算出碰撞距離;
所述主車將所述碰撞距離與預設的預警距離進行對比,且在所述碰撞距離小于所述預設的預警距離時,開啟碰撞預警及制動降速。
其中,計算主車和遠車之間的碰撞時間的具體步驟包括:
若主車和遠車之間的相對速度大于0,則通過公式計算出主車和遠車之間的碰撞時間t;其中,X為主車和遠車之間的相對距離;V為主車和遠車之間的相對速度;α為主車和遠車之間的相對加速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善智城(蘇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善智城(蘇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2914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