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親水-水下超疏油微濾膜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28102.0 | 申請日: | 2020-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521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4 |
| 發明(設計)人: | 趙雪婷;王若希;劉立芬;潘杰峰;蘭幽優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67/00 | 分類號: | B01D67/00;B01D61/14;C02F1/44;C02F1/4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黃美娟;俞慧 |
| 地址: | 310014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親水 水下 超疏油微 濾膜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超親水-水下超疏油微濾膜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微濾膜浸泡在無水乙醇中5~60分鐘;
(2)配置單寧酸和聚乙烯亞胺混合溶液:將單寧酸和聚乙烯亞胺分別溶于去離子水中得到單寧酸溶液和聚乙烯亞胺溶液,并將兩種溶液混合,用鹽酸調節混合溶液的pH值為1~5;
所述單寧酸溶液和聚乙烯亞胺溶液的濃度各自獨立為1 g/L~5 g/L;
所述聚乙烯亞胺分子量為300~5000;
所述單寧酸溶液與聚乙烯亞胺溶液的混合體積比為5:1~1:5;
(3)將步驟(1)所得的微濾膜浸泡在步驟(2)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在室溫下浸泡3~12小時;
(4)用氫氧化鈉溶液調節步驟(3)所得的混合溶液的pH值至6~9,并將浸沒其中的微濾膜繼續浸泡5~60分鐘,隨后取出用去離子水充分沖洗干凈;
(5)將步驟(4)所得微濾膜浸泡在金屬離子溶液中,室溫下浸泡6~24小時;
所述金屬離子溶液為硬酸型金屬離子溶液和交界酸型金屬離子溶液中的一種;所述硬酸型金屬離子為三價鐵離子、三價鉻離子、四價鈦離子或四價鋯離子,所述的交界酸型金屬離子為二價銅離子或二價鐵離子;
所述金屬離子溶液的濃度為10~70 mmol/L;
(6)將步驟(5)中的微濾膜用去離子水充分沖洗干凈,取出晾干,即得到所述的超親水-水下超疏油微濾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濾膜選擇聚偏氟乙烯微濾膜、聚四氟乙烯微濾膜、尼龍微濾膜、聚醚砜微濾膜、混合纖維素微濾膜、再生纖維素微濾膜、聚碳酸酯微濾膜中的一種。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將微濾膜浸泡在乙醇溶液中10~30分鐘。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單寧酸溶液和聚乙烯亞胺溶液的濃度各自獨立為2 g/L~4 g/L,所述單寧酸溶液與聚乙烯亞胺混合溶液體積比為2:1~1:2。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單寧酸溶液和聚乙烯亞胺溶液的濃度各自為2 g/L,所述單寧酸溶液與聚乙烯亞胺混合溶液體積比為1:1。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亞胺分子量為600~3000。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在室溫下浸泡4~7小時。
8.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用氫氧化鈉溶液調節步驟(3)所得的混合溶液的pH值至6~7,并將浸沒其中的微濾膜繼續浸泡10~20分鐘。
9.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離子溶液的濃度為30~50mmol/L。
10.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和步驟(5)所述的室溫各自獨立設置在25~30℃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2810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