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成像鏡頭及攝像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27795.1 | 申請日: | 2020-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986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8 |
| 發明(設計)人: | 莊建南;莊永盛;徐健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永諾攝影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5/14 | 分類號: | G02B15/14;G02B13/00;G02B13/18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俞春雷 |
| 地址: | 518118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成像 鏡頭 攝像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成像鏡頭及攝像裝置,其中,成像鏡頭包括從物側到像側沿光軸依次設置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鏡組、具有負光焦度的第二透鏡組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鏡組;在所述成像鏡頭的調焦過程中,所述第二透鏡組沿著光軸方向移動;第一透鏡組依次包括前鏡片組、光闌和后鏡片組;所述成像鏡頭滿足2.5≤|f1a/f23|≤20,其中,f1a為所述前鏡片組的焦距;f23為所述第二透鏡組和第三透鏡組的合成焦距。本發明的成像鏡頭,通過設置后鏡片組和第二透鏡組以降低球差和像散,達到良好的光學性能;通過限定前鏡片組的焦距與第二透鏡組和第三透鏡組的合成焦距之間滿足2.5≤|f1a/f23|≤20,使得成像鏡頭滿足大光圈、低色像差、小型化、低成本的同時,還具有高質量的成像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光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成像鏡頭以及包括該成像鏡頭的攝像裝置。
背景技術
單反作為傳統相機,鏡頭設計由于要避開反光板,其必須保證后截距較長,從而造成鏡頭較大,設計的自由度也會受到較大限制。無反相機近年來得到迅猛的發展,其由于取消了反光板,鏡頭的后截距變短,設計自由度變高,但是鏡頭小型化以及調焦群輕量化作為微單鏡頭的特性,具有在設計上像差難于校正、性能低下、敏感度高導致制造困難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大光圈、低色像差、小型化的同時還具有高成像性能的成像鏡頭。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成像鏡頭,包括從物側到像側沿光軸依次設置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鏡組、具有負光焦度的第二透鏡組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鏡組;在所述成像鏡頭的調焦過程中,所述第二透鏡組沿著光軸方向移動;第一透鏡組依次包括前鏡片組、光闌和后鏡片組;
所述成像鏡頭滿足以下條件式:
2.5≤|f1a/f23|≤20 (1)
其中,f1a為所述前鏡片組的焦距;f23為所述第二透鏡組和第三透鏡組的合成焦距。
條件式(1)超出下限值時,f23的光焦度相對較弱,射出瞳很難向物體側移動導致光線射出角偏大;條件式(1)超出上限時,f1a的光焦度也變得很弱,后截距也將變長,對于鏡頭的小型化不利。通過上述的鏡片結構以及條件的限制,使得成像鏡頭滿足大光圈、低色像差、小型化、低成本的同時,還具有高質量的成像性能。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優選實施方面,所述第一透鏡組滿足以下條件式:
1.1f/f11.5 (2)
其中,f1為所述第一透鏡組的焦距;f為所述成像鏡頭的焦距。
條件式(2)超出下限值時,第一透鏡組的光焦度變弱,第二透鏡組到成像面的鏡片組對于光學性能的影響力變小,從而使得調焦時各像差變動更小,光學性能能很好的保持,但是會造成調焦群(第二透鏡組)移動量變大,進而造成鏡頭的光學系統小型化、快速合焦等實現困難;條件式(2)超出上限時,第二透鏡組和第三透鏡組的合成倍率變大,調焦群(第二透鏡組)的移動量變小,對于鏡頭的小型化有利,但是球差和像散的補正將變得困難。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優選實施方面,所述第二透鏡組滿足以下條件式:
-1.8f/f2-0.6 (3)
其中,f2為所述第二透鏡組的焦距;f為所述成像鏡頭的焦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永諾攝影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永諾攝影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2779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