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變電站的巡視路線規劃方法及計算機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24875.1 | 申請日: | 2020-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449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夏泳嘉;陳立紅;都泓蔚;邱名義;趙峰;錢偉強;孫明悅;姜園園;王霞麗;季俊;江斌開;于盛楠;陸海風;沈曉清;孫曉園;陳淼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21/20 | 分類號: | G01C21/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張妍;徐雯瓊 |
| 地址: | 20012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變電站 巡視 路線 規劃 方法 計算機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變電站的巡視路線規劃方法及計算機設備,所述方法包括:獲取設定范圍內的若干變電站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若干變電站的位置信息用于計算任意兩個所述變電站之間的距離;獲取所有的任意兩個所述變電站之間的距離,確定所有距離中的最短距離,并將與該最短距離對應的兩個變電站進行關聯,其中,進行關聯的兩個變電站之前均未與其他任一變電站關聯;重復上述步驟,直至所述設定范圍內未關聯的變電站為一個或兩個。著眼于變電運維班組巡視效率提高的“外因”,即通過對變電站巡視全過程中出現的薄弱環節提出改進方法,進而達到減少變電站巡視時間、調高巡視工作效率的目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運維班組巡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變電站的巡視路線規劃方法及計算機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變電運維班組管轄范圍內新投電站數量的增加,變電站、開關站的巡視清掃任務日漸加重。在巡視人員數量、可巡視天數等條件限制的情況下,如何在保證巡視效率的基礎上減少變電站巡視的時間,提高巡視工作的效率,是變電運維人員亟需解決的難題。
目前,國內的變電運維班組巡視效率的提高主要著眼于巡視準備工作的完善、變電站站內巡視路線的選擇、巡視方法的改善、巡視重點的關注等方面,側重于巡視過程本身,強調“內因”,而對于變電站巡視全過程中的巡視計劃安排、多個電站間的巡視路線選擇、巡視結果錄入等“外因”關注較少。
我們通常認為,變電站全過程的巡視,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1)巡視準備階段:確認巡視計劃、明確巡視工作內容、準備巡視工器具、確定現場巡視路線等。
2)現場巡視階段:逐臺逐項對變電站現場設備設施進行檢查并做好巡視記錄。
3)巡視結果完善反饋階段:整理并錄入巡視記錄,及時整改巡視過程中發現的隱患缺陷等。
經過調研發現,變電運維班組的變電站巡視全過程中主要存在如下效率不高的具體問題:
1)變電巡視計劃主要由變電運維班站長按照歷史經驗及習慣編制,存在著巡視路線存在迂回、巡視總時間過長等問題;
2)變電站巡視工作票主要由開票人員手動逐份開票,存在開票準備時間過長的問題;
3)巡視工作當天的巡視路線主要由駕駛人員按照個人經驗選擇,存在巡視過程中路線堵塞、巡視路線迂回等問題,進而導致行車時間變長、巡視工作當天巡視結束時間向后推移。
在探討如何解決巡視路線迂回問題的過程中,減少由于駕駛人員個人判斷帶來的線路迂回等問題。多點路徑規劃,即在起點和終點確定的情況下,完成經過多個中間點的最短路線規劃。而在多點路徑規劃應用方面,目前,在火災救援、多點物流配送、旅游線路組合等方面,基于多點路徑規劃模型或算法的研究已有涉及,旨在減少工作路線時間、提高工作效率。而變電站的巡視路線,亦即從變電中心站出發,經過多座變電站、開關站,最終回到變電中心站的過程,適用于多點路徑規劃模型和軟件。本方法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最終達到使巡視路線時效性最高的目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公開一種用于變電站的巡視路線規劃方法及計算機設備,著眼于變電運維班組巡視效率提高的“外因”,即通過對變電站巡視全過程中出現的薄弱環節提出改進方法,進而達到減少變電站巡視時間、調高巡視工作效率的目標。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變電站的巡視路線規劃方法,包括:
S1、獲取設定范圍內的若干變電站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若干變電站的位置信息用于計算任意兩個所述變電站之間的距離;
S2、獲取所有的任意兩個所述變電站之間的距離,確定所有距離中的最短距離,并將與該最短距離對應的兩個變電站進行關聯,其中,進行關聯的兩個變電站之前均未與其他任一變電站關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未經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2487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