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制造用廢料收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23023.0 | 申請日: | 2020-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077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惠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彤日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19/08 | 分類號: | B65G19/08;B65G65/32;B65G69/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袁瑞紅 |
| 地址: | 214112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制造 廢料 收集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制造用廢料收集裝置,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的外壁左右兩側上方均固接有第二支架,所述輸送機構包括第一電機、第一鏈輪、鏈條、第二鏈輪、皮帶和短板,所述第一電機的外壁底部與第二支架的頂部相固接。通過輸送機構皮帶配合短板將廢料進行向上輸送,消除麻煩,提高了工作效率,確保了正常使用,通過輸送機構皮帶輸送,省去了人工攀高的麻煩,消除了危險性,降低了使用難度,同時控制下落速度,便于內部設備加工,防止了設備卡死,確保了使用,提高了實用性,通過緩沖機構彈簧配合凸桿對傘形板支撐,對下落的廢料進行緩沖,避免了直接砸擊內部設備,防止了設備損壞,延長了使用壽命,便于推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制造用廢料收集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智能制造用廢料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一般認為智能是知識和智力的總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礎,后者是指獲取和運用知識求解的能力,生長會產生廢料需要用到收集裝置。
現有的智能制造用廢料收集裝置使用時需要人為輸送廢料,使用麻煩,降低了工作效率,影響正常使用,并且粗筒處較高,需要人為攀爬,高度較高,輸送廢料危險性高,增加了使用難度,并且廢料下落過快過集中,不便于外殼內部下方設備進行加工,容易造成卡死,導致無法使用,降低了實用性,同時廢料下落直接砸擊內部設備,容易造成設備損壞,縮短了使用壽命,不符合現代人的使用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制造用廢料收集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現有的智能制造用廢料收集裝置使用時需要人為輸送廢料,使用麻煩,降低了工作效率,影響正常使用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智能制造用廢料收集裝置,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的外壁左右兩側上方均固接有第二支架,兩個所述第二支架的頂部均安裝有輸送機構;
所述輸送機構包括第一電機、第一鏈輪、鏈條、第二鏈輪、皮帶和短板;
所述第一電機的外壁底部與第二支架的頂部相固接,所述第一電機的后端面與第一鏈輪的正面相固接,所述第一鏈輪的外壁通過鏈條與第二鏈輪的外壁嚙合相連,所述鏈條的外壁與皮帶的內壁相固接,所述皮帶的外壁等距與多個短板的內側相固接。
優選的,所述外殼的頂部固接有方架,所述方架的左右兩側上方均固接有立板,兩個所述立板的后端面頂部分別與第二鏈輪的正面轉動相連。
優選的,所述方架的正面左右兩側均固接有粗筒,兩個所述粗筒的正面均固接有寬板,所述外殼的頂部加工有槽口,兩個所述寬板的外壁下方分別與槽口的內壁相鄰。
優選的,兩個所述寬板的正面下方均安裝有動力機構;
所述動力機構包括第一齒輪、第二齒輪、第二電機、第一支架、方板和曲板;
所述第一齒輪的內壁通過銷軸與寬板的正面下方轉動相連,所述第一齒輪的正面頂部與第二齒輪的后端面嚙合相連,所述第二齒輪的頂部與第二電機的輸出端相固接,所述第二電機的外壁與第一支架的內壁相固接,所述第一支架的頂部與寬板的正面相固接,所述第一齒輪的內壁通過銷軸與方板的正面相固接,所述方板的外壁等距與曲板的內壁相固接。
優選的,所述寬板和動力機構以方架呈中心對稱。
優選的,兩個所述方板和曲板的轉動方向相反,多個所述曲板的內側分別反向與兩個方板的外壁相固接,兩個所述方板和曲板均與槽口的內壁活動相連。
優選的,所述外殼的內壁固接有長板,所述長板的正面左右兩側均加工有通口,所述長板的頂部安裝有緩沖機構;
所述緩沖機構包括圓筒、彈簧、凸桿、傘形板、曲槽和圓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彤日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彤日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2302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非均質各向異性透明類巖石材料試樣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污水處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