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體積混凝土溜管澆筑體系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21899.1 | 申請日: | 2020-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7656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余超紅;殷樹桐;劉永福;劉瑞金;溫井泉;潘琳鋒;張帥;陳良;李之方;高崇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土木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5/02 | 分類號: | E02D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晁璐松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豐臺***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體積 混凝土 澆筑 體系 及其 施工 方法 | ||
一種大體積混凝土溜管澆筑體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布置在基坑內、立于基坑內鋼筋籠上的溜管支架結構,溜管支架結構通過附著連墻件與基坑側壁連接,溜管支架結構包括卸料總斗、集料斗、布料斗、立柱胎架、布料斗支撐架、主斜溜管、支斜溜管、豎溜管、旋轉布料彎頭和擴展溜槽。本發明適用于施工場地狹小、現場平面布置難度大、施工組織部署難度高的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結合已有的溜管法澆筑施工經驗,創新性設計了受限場地條件下轉折分級全覆蓋溜管澆筑體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混凝土澆筑體系,特別是一種大體積混凝土溜管澆筑體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房屋建筑行業的持續快速發展,混凝土基礎底板逐漸形成厚度大,強度等級高等特點,在北京等一線城市,建筑用地極為緊張,場地內部施工空間狹小,不具備車輛通行、泵車支設的條件,導致項目施工組織難度大,工期、質量、成本及安全文明施工等各項指標難以保證。
現有技術對施工場地內部及周邊交通條件要求高,若采用傳統的泵送方式或溜管澆筑方法,則很難保證施工效率及質量,無法實現澆筑作業面全覆蓋,且存在相當的安全隱患,綠色文明施工也難以保證。針對以上存在問題,通過對傳統澆筑作業方法的改進,創新性研制了一種溜管澆筑體系,該體系整體具有布置靈活、操作性強、澆筑效率高、安全可靠等特點,能有效解決城市核心區、受限場地條件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的難題。
傳統的混凝土泵送方式和溜管澆筑技術對施工場地內部及周邊交通條件要求高,很難保證施工效率及質量,無法實現澆筑作業面全覆蓋,且存在相當的安全隱患,綠色文明施工也難以保證。針對以上存在問題,通過對傳統澆筑作業方法的改進,創新性研制了一種新型溜管澆筑體系,該體系整體具有布置靈活、操作性強、澆筑效率高、安全可靠等特點,能有效解決城市核心區、受限場地條件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的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大體積混凝土溜管澆筑體系及其施工方法,要解決傳統的混凝土泵送方式和溜管澆筑技術對施工場地內部及周邊交通條件要求高,很難保證施工效率及質量,無法實現澆筑作業面全覆蓋,且存在相當的安全隱患,綠色文明施工也難以保證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大體積混凝土溜管澆筑體系,包括布置在基坑內、立于基坑內鋼筋籠上的溜管支架結構,所述溜管支架結構通過附著連墻件與基坑側壁連接,
所述溜管支架結構包括卸料總斗、集料斗、布料斗、立柱胎架、布料斗支撐架、主斜溜管、支斜溜管、豎溜管、旋轉布料彎頭和擴展溜槽,所述卸料總斗固定在基坑頂地面上,所述布料斗包括主布料斗和支布料斗,所述集料斗與主布料斗一一對應、位于主布料斗的上方,
所述立柱胎架包括主布料斗胎架和支布料斗胎架,所述主布料斗胎架沿基坑澆筑主軸橫向間隔設有一組,主布料斗胎架的高度隨著與基坑側壁的距離由高至低逐漸遞減設置,
所述支布料斗胎架設有一組,與臨近的主布料斗胎架相配合,單獨設置在主布料斗胎架的一側前方位置或者按對分設在該主布料斗胎架的兩側靠前方位置,所述支布料斗胎架的高度低于臨近主布料斗胎架的高度,
所述布料斗支撐架居中固定連接在立柱胎架的頂部,
所述卸料總斗與集料斗之間、相鄰集料斗之間均通過主斜溜管連通,主斜溜管的兩個端部分別搭在兩側的主布料斗胎架的布料斗支撐架上,所述集料斗的下側與主布料斗之間可開合連通,所述主布料斗與支布料斗之間通過支斜溜管連通,支斜溜管的頂端部伸入立柱胎架內,支斜溜管的底端部搭在支布料斗胎架的布料斗支撐架上,
所述布料斗的底部均連通有豎溜管,所述豎溜管位于立柱胎架的內部,所述豎溜管的底部與旋轉布料彎頭的頂部連通,所述旋轉布料彎頭的底部與擴展溜槽的頂部連通,所述擴展溜槽的底部落置在基坑內鋼筋籠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土木建設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土木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2189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