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天線折彎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21590.2 | 申請日: | 2020-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532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9 |
| 發明(設計)人: | 雍文生;羅曉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睿翔訊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F1/00 | 分類號: | B21F1/00;B21C5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天線 折彎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天線折彎裝置,包括基座、折彎單元、固定夾持單元和控制單元;折彎單元和固定夾持單元固定于基座上;折彎單元包括旋轉電機、折彎軸和旋轉限位器;折彎軸固定于旋轉電機上,用于在旋轉電機的帶動下對天線在預設位置進行折彎;旋轉限位器用于限制旋轉電機的旋轉角度;固定夾持單元用于固定天線的底部;控制單元用于控制折彎單元和固定夾持單元以實現對天線的折彎。在使用時,通過固定夾持單元將天線固定,折彎單元對天線在預設位置進行預設角度的折彎,同時通過控制單元控制設備的運行,由于裝置自動進行折彎作業,無需人工手動作業,不僅節約了人力,還使得天線折彎的一致性較好,解決了如何提高天線折彎的一致性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天線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天線折彎裝置。
背景技術
天線折彎,即對天線中用于包裹的銅管等金屬材料管根據使用情況進行一定彎曲角度的折彎加工。目前天線制造廠商的天線折彎工藝,大都使用人工借助折彎工裝進行手動折彎的方式,這種方式不僅受人工的影響較大,還受工裝的磨損影響,使得天線經過折彎后一致性較差。同時,在批量作業時,現有方式是人工計數,經常會出現漏計數、記錯數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天線折彎裝置,以至少解決如何提高天線折彎的一致性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天線折彎裝置,用于對天線進行折彎,所述天線折彎裝置包括基座、折彎單元、固定夾持單元和控制單元;所述折彎單元和所述固定夾持單元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折彎單元包括旋轉電機、折彎軸和旋轉限位器;所述折彎軸固定于所述旋轉電機上,用于在所述旋轉電機的帶動下對所述天線在預設位置進行折彎;所述旋轉限位器用于限制所述旋轉電機的旋轉角度,進而控制所述天線的折彎角度;所述固定夾持單元用于固定所述天線的底部,以保證所述天線在折彎過程中保持底部固定;所述控制單元用于控制所述折彎單元和所述固定夾持單元以實現對所述天線的折彎。
可選的,在所述的天線折彎裝置中,所述固定夾持單元包括多個固定座,每一所述固定座用于固定一所述天線底部,所有所述固定座位于同一直線上,且所述直線與所述折彎軸平行。
可選的,在所述的天線折彎裝置中,所述固定夾持單元還包括與所述固定座數量一致的感應器,每一所述固定座均對應設置有一所述感應器;所述感應器被配置為:當所述天線放入所述固定座且固定后,對應的所述感應器判定所述固定座內存在天線;當所述天線放入所述固定座但未固定,對應的所述感應器判定所述固定座內存在天線但天線放置不到位;當所述固定座內未放入天線時,對應的所述感應器判定所述固定座內無天線。
可選的,在所述的天線折彎裝置中,所述感應器包括指示燈;所述指示燈被配置為:當所述天線放入所述固定座且固定后,所述指示燈呈現第一狀態;當所述天線放入所述固定座但未固定,所述指示燈呈現第二狀態;當所述固定座內未放入天線時,所述指示燈呈現第三狀態。
可選的,在所述的天線折彎裝置中,所述旋轉限位器包括第一光電傳感器和第二光電傳感器;所述第一光電傳感器用于判斷所述旋轉電機是否位于初始位置,并將判斷結果反饋至所述控制單元;所述第二光電傳感器用于判斷所述旋轉電機是否位于折彎極限位置,并將判斷結果反饋至所述控制單元。
可選的,在所述的天線折彎裝置中,所述控制單元包括設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啟動按鈕和復位按鈕;所述啟動按鈕被配置為:當滿足啟動條件時,按下所述啟動按鈕,所述折彎單元進行折彎動作;所述復位按鈕被配置為:按下所述復位按鈕,所述折彎單元復位至初始位置。
可選的,在所述的天線折彎裝置中,所述啟動條件包括所述折彎單元處于初始位置。
可選的,在所述的天線折彎裝置中,所述控制單元還包括計數器,所述計數器用于計算折彎的所述天線的數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睿翔訊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昆山睿翔訊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2159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