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區域多源降水數據質量控制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21531.5 | 申請日: | 2020-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411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翠娜;梁海河;劉天琦;王彥霏;林雪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6F17/18 | 分類號: | G06F1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崇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05 | 代理人: | 任小燕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區域 降水 數據 質量 控制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區域多源降水數據質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獲取目標區域內的地面站點降水數據、雷達估測降水數據和實況分析場估測降水數據;根據預設降水檢驗公式得到對應地面站點降水數據、雷達估測降水數據和實況分析場估測降水數據的異常數據;根據預設質控標識對異常數據進行質控標記;選取以地面站點為中心、半徑為5km的鄰近站點對地面站點降水數據、雷達估測降水數據和實況分析場估測降水數據進行空間一致性檢驗;根據預設質控標識對臨近站匹配結果進行質控標記;分別對異常質控數據和臨近站質控結果進行綜合判別。通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能夠實時監測雨量計觀測質量,并精準地對存在問題的雨量計進行維護和標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質量控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區域多源降水數據質量控制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氣象現代化觀測體系建設的不斷推進,我國已經形成了地基、空基、天基觀測體系,基于國家級自動站、各類加密觀測自動站、暴雨檢測站等臺站建設,形成了較高密度的自動觀測站網,所觀測的降水數據是一種寶貴的觀測資料,在中小尺度強降水預報、小流域地質災害評估、精細化降水監測等業務中有十分重要的應用。
由于儀器故障、維護程度等原因,地面觀測站的降水量可能包含有疑誤值,需要運用質量控制方法進行處理。目前國內有關地面氣象資料的質量控制方法,針對實時觀測資料,包括氣候學界限值檢查、單站極值檢查、內部一致性檢查、時間一致性檢查以及空間一致性檢查,對連續性數據的質控效果較好。由于降水的復雜性,對其進行有效的質量控制目前還比較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或相關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區域多源降水數據質量控制方法及系統,其能夠實時監測雨量計觀測質量,并精準地對存在問題的雨量計進行維護和標定。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第一方面的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區域多源降水數據質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獲取目標區域內的地面站點降水數據、雷達估測降水數據和實況分析場估測降水數據;
根據預設降水檢驗公式得到對應地面站點降水數據、雷達估測降水數據和實況分析場估測降水數據的異常數據;
根據預設質控標識對異常數據進行質控標記,得到異常質控數據;
選取以地面站點為中心、半徑為5km的鄰近站點對地面站點降水數據、雷達估測降水數據和實況分析場估測降水數據進行空間一致性檢驗,得到臨近站匹配結果;
根據預設質控標識對臨近站匹配結果進行質控標記,得到臨近站質控結果;
分別對異常質控數據和臨近站質控結果進行綜合判別,得到第一綜合質控數據。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還包括以下步驟:
根據預設氣象要素匹配公式對地面站點降水數據、雷達估測降水數據和實況分析場估測降水數據進行地面氣象要素匹配,得到地面氣象匹配要素;
根據預設質控標識對地面氣象匹配要素進行質控標記,得到地面氣象質控要素;
分別對異常質控數據、地面氣象質控要素和臨近站質控結果進行綜合判別,得到第二綜合質控數據。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預設降水檢驗公式為Rgi=0Rri≥16.0Rsi≥16.0時,
異常數據為地面站點降水數據,預設質控標識中質控碼為1,置信度為50%;
預設降水檢驗公式為Rgi=08<Rri<16.0Rsi≥16.0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未經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2153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粉料均勻下料裝置
- 下一篇:一種提高翹曲藍寶石晶圓研磨良率的方法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