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型熱電器件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21000.6 | 申請日: | 2020-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3176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邰凱平;趙洋;喬吉祥;孫東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L35/04 | 分類號: | H01L35/04;H01L35/14;H01L35/16;H01L35/18;H01L35/22;H01L35/32;H01L35/34 |
| 代理公司: | 沈陽優普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張志偉 |
| 地址: | 110016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型 熱電器件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微型熱電器件,其特征在于,該熱電器件包括底部基板、頂部基板和熱電單元,底部基板的上方相對設置頂部基板,底部基板的頂部設置有圖案化的功能層,功能層包括電極層、焊接涂層,其中:電極層沉積于底部基板的頂部、焊接涂層沉積于電極層的頂部;頂部基板的底部設置有圖案化的功能層,功能層包括電極層、焊接涂層,其中:電極層沉積于頂部基板的底部、焊接涂層沉積于電極層的底部;
熱電單元排布于底部基板和頂部基板之間,每個熱電單元與底部基板、頂部基板對應的兩端分別設置過渡層,底部基板通過其上的功能層與熱電單元下端的過渡層連接,頂部基板通過其上的功能層與熱電單元上端的過渡層連接。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熱電器件,其特征在于,底部基板和頂部基板的長、寬在0.5mm~10mm之間;熱電粒子的尺寸在0.05mm×0.05mm×0.05mm~2mm×2mm×5mm之間;微型熱電器件的厚度在0.2~8mm之間。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熱電器件,其特征在于,熱電單元分為N型熱電粒子和P型熱電粒子,N型熱電粒子和P型熱電粒子呈圖案化排布于底部基板和頂部基板之間,N型熱電粒子和P型熱電粒子沿橫向和豎向均呈圖案化間隔排列;底部基板上,每個功能層與一個N型熱電粒子的過渡層和一個P型熱電粒子的過渡層連接為一組;頂部基板上,每個功能層與底部基板上相鄰兩組之間的一個N型熱電粒子的過渡層和一個P型熱電粒子的過渡層連接為一組。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熱電器件,其特征在于,過渡層分為三層結構,分別是靠近熱電粒子的結合層、中間的緩沖過渡層和靠近焊接涂層的結合層。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熱電器件,其特征在于,靠近熱電粒子的結合層使用的材料:Ni、W、Nb、Mo、Ti或Cr,厚度為20nm~200nm;緩沖過渡層是多層膜或合金膜,使用的材料:Nb/Cu合金膜、Mo/Cu合金膜、W/Cu合金膜、Au/Cu合金膜、Ni-Au多層膜、Ti-Au多層膜或Cr-Au多層膜,厚度為100nm~500nm;靠近焊接涂層的結合層使用的材料:Au、Ag、Cu、Pt、Al、Ni、Sn或Bi,厚度為20nm~200nm。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熱電器件,其特征在于,N型熱電粒子和P型熱電粒子使用的材料:Bi2Te3基半導體、PbX(X=S,Se,Te)基半導體、SiGe合金半導體、Mg2X(X=Si,Ge,Sn)基半導體、CoSb3基半導體、(Ti,Zr,Hf)CoSb基半導體、GaAs基半導體和半哈斯勒材料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底部基板和頂部基板使用的材料:氮化鋁、氧化鋁、氧化鋯或硅氧化片;底部基板和頂部基板上的圖案化的功能層中,電極層使用的材料:Au、Ag、Pt、Cu和Al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焊接涂層使用的材料:導電銀膠、Sn、含Sn的合金或導電焊料。
7.一種權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微型熱電器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掩膜技術在底部基板和頂部基板上制備圖案化的功能層,使用真空陣列吸附轉移和圖像識別技術,依次將N型熱電粒子和P型熱電粒子按設計好的排布規律轉移到底部基板上,與焊接涂層接觸;蓋上制備有鍍層的頂部基板,進一步通過加壓、加熱的方法實現熱電器件的鍵合和電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2100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面向沿革數據的中國行政區劃關聯方法
- 下一篇:芯片防溢膠封裝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