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質勘探成果數據收集利用方法和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20764.3 | 申請日: | 2020-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2951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9 |
| 發明(設計)人: | 廖林華;廖維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廖林華 |
| 主分類號: | G06Q10/10 | 分類號: | G06Q10/10;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9000 廣東省珠海市香***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質勘探 成果 數據 收集 利用 方法 系統 | ||
1.一種地質勘探成果數據收集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籌建臨時機構,按機構中的職能方向目標,招聘相關計算機、大數據、人工智能、地質工程技術、行政管理等崗位人員,并起草相應的配套文件,廣泛征詢相關單位意見后經法定程序形成文件;
S2、按配套文件內容正式組建管理機構,制定機構管理制度、機構章程等文件,確定主管部門;
S3、建設辦公場地,配置相應的辦公設施,并符合有關安全保密要求;
S4、設定全系統崗位,制定相應的崗位制度;
S5、配備相應的技術管理人員,獲取轄區地理坐標系統及相應的計算機硬件技術,開發建立相應的計算機管理系統,對技術人員進行培訓;
S6、正式開始辦公,對接各勘探業務單位開展工作;
S7、根據各勘探業務單位提供的勘探成果數據不斷進行擴充和完善,形成本轄區的地質勘探成果數據收集利用系統。
S8、與檔案部門對接,將檔案部門內所有歷史勘探成果進行收集,收錄進本轄區的地質勘探成果數據收集利用系統。
S9、鼓勵或獎勵本轄區內所有單位將未移交檔案部門的勘探成果移送到地質勘探成果數據收集利用管理單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質勘探成果數據收集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轄區內所有承接勘探業務的單位承接勘探業務出具正式勘探成果后,在一定時間內要無償送一份紙質成果含電子文件到相應的管理機構留存;
承接勘探業務的單位承諾保證勘探成果數據的真實性負責,并承諾數據在一定的誤差范圍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質勘探成果數據收集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計算機管理系統須經評估,并經一定時間的測試才能使用;
技術管理人員按密級權限將勘探成果數據按坐標錄入計算機管理系統,復核技術人員按密級權限對錄入的勘探成果數據進行復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質勘探成果數據收集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計算機管理系統根據錄入的數據自動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形成動態、分色、分層、地貌、斷面、全地域、分局部、框定區域、立體、分土質等直觀圖表;相對于勘探點密集的地域可以區塊化處理,按平均值或選取代表點作為區塊的代表點;一定轄區內可以全域網格化顯示,各個網格選取代表點。
計算機管理系統分析處理后的直觀圖表須經過一定的審批程序,管理機構人員按密級權限獲取;
處理分析后的直觀圖表利用由申請人填報規范表格提出,有合理的利用理由,經批準后可以利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地質勘探成果數據收集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處理分析后的直觀圖表利用分無償和有償兩種,對行政事業單位等非營利性單位實行無償使用,對營利性企事業單位實行有償使用。利用單位可以通過檢索申請利用單位名字辦法免費獲取原提交的勘探成果電子資料。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地質勘探成果數據收集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處理分析后的直觀圖表可以按開發成小程序、注冊會員等方法分單位性質免費或有償實行,使用后的效果規定進行反饋,對反饋的問題形成處理制度。
7.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質勘探成果數據收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單元、計算機單元、勘探業務單位單元;
所述管理單元包括主管部門、技術管理人員,管理制度;
所述計算機單元包括計算機管理系統;
所述勘探業務單位單元包括勘探單位和勘探業務委托單位。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地質勘探成果數據收集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按管理制度、使用制度、保密制度等開展應用,為地球物理研究、地質礦產資源分析、地理地貌研究、地震方面研究、地質災害研究、考古研究、交通建設項目線位研究、地下土方利用分析、水利工程選址分析、能源項目建設研究、科研設施建設研究、國防建設項目選址研究、戰時地質利用研究等方面提供數據、技術咨詢等服務;
國土部門供地時提供擬供地的地質圖,將擬供地范圍內已有的勘探成果數據及相鄰周邊用地一定范圍內的地質勘探成果數據,提供用地單位在拿地前進行基礎施工成本分析、基礎取型分析、建設工期分析等,以供用地單位進行拿地決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廖林華,未經廖林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2076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