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孔洞及孔隙的吸噴式密實灌填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18697.1 | 申請日: | 2020-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8280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天野;劉越晨;王湫;張志敏;蔣新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3/02 | 分類號: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協和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16 | 代理人: | 沈國良 |
| 地址: | 2019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孔洞 孔隙 吸噴式 密實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孔洞及孔隙的吸噴式密實灌填裝置及方法,本裝置的空壓機連接斜三通管節的斜管輸入端口,漏斗輸出端連接斜三通管節的直管輸入端口,斜三通管節的直管輸從端口通過鋼絲軟管連接灌漿料輸送管的輸入端口。本方法將灌漿料倒入漏斗內,啟動空壓機,壓縮空氣送入斜三通管節內,此時,斜三通管節的直管與漏斗之間的管路呈現負壓,將灌漿料吸入斜三通管節的直管內;斜三通管節的直管至灌漿料輸送管呈現正壓,將吸入斜三通管節直管的灌漿料從灌漿料輸送管噴出,灌漿料輸送管插入孔洞及孔隙,從灌漿料輸送管噴出的灌漿料直達孔洞及孔隙的深部。本裝置及方法達到灌填密實的目的,杜絕由孔洞及孔隙導致的安全隱患,提高建筑的整體美觀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孔洞及孔隙的吸噴式密實灌填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在各類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結束后難免在工程實體中遺留一些孔洞(隙),一般情況下采取常規的填充方法處理即可滿足要求。遇有特殊情況,如孔洞細小、狹窄,采用水泥漿、水泥砂漿或灌漿料灌填也可滿足要求,但此方法僅適用于垂直孔洞或者孔洞傾斜,灌填的材料通過自重下落流淌,也可將孔洞(隙)灌填密實。但是,對于平直或接近于平直,且進深較大的孔洞(隙),通過灌漿材料自流,則無法將其灌填密實,可能導致建筑工程質量的安全隱患,并且影響建筑的整體美觀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孔洞及孔隙的吸噴式密實灌填裝置及方法,本裝置及方法克服傳統孔洞及孔隙灌填方式的缺陷,借助壓縮空氣在管路中產生的正負壓差,以先吸后噴的方式,將灌填料輸送到孔洞及孔隙深處,達到灌填密實的目的,杜絕由孔洞及孔隙導致的安全隱患,提高建筑的整體美觀性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孔洞及孔隙的吸噴式密實灌填裝置包括空壓機、斜三通管節、漏斗、鋼絲軟管和灌漿料輸送管,所述空壓機輸出端通過軟管連接所述斜三通管節的斜管輸入端口,所述漏斗輸出端經管路連接所述斜三通管節的直管輸入端口,所述斜三通管節的直管輸從端口通過所述鋼絲軟管連接所述灌漿料輸送管的輸入端口。
進一步,本裝置還包括托架,所述漏斗坐落于所述托架上。
進一步,所述斜三通管節的斜管與直管的夾角為15度角。
進一步,所述灌漿料輸送管是PVC管,并且管徑與擬灌填的孔洞直徑和孔隙間隙匹配。
一種采用上述裝置的孔洞及孔隙的吸噴式密實灌填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現場拌制的灌漿料倒入漏斗內,拌制的灌漿料自流性能滿足順利實施吸噴式灌填;
步驟二、啟動空壓機,壓縮空氣經軟管送入斜三通管節內,此時,斜三通管節的直管與漏斗之間的管路呈現負壓,將灌漿料順利吸入斜三通管節的直管內;斜三通管節的直管至灌漿料輸送管呈現正壓,將吸入斜三通管節直管的灌漿料從灌漿料輸送管順利噴出;
步驟三、灌漿料輸送管插入孔洞及孔隙,從灌漿料輸送管噴出的灌漿料在噴出壓力的作用下直達孔洞及孔隙的深部,實現孔洞及孔隙深部灌填。
進一步,孔洞及孔隙灌填連續進行,中間不得停止作業,灌填操作過程緩慢將插入孔洞及孔隙內的灌漿料輸送管抽出,直至孔洞及孔隙灌填密實為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1869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