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有機化合物及使用該化合物的有機發光器件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17279.0 | 申請日: | 2020-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414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高春吉;王子興;華萬鳴;王二剛;呂良飛;趙曉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華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487/04 | 分類號: | C07D487/04;C07D519/00;C07F7/08;H01L51/54;H01L51/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4107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機化合物 使用 化合物 有機 發光 器件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有機化合物和使用該化合物的有機發光器件,具體涉及一種具有優異的色純度和高亮度及發光效率的可溶性有機化合物以及使用該化合物的OLED器件。本發明提供的有機化合物結構如式1所示:上述的結構式中,Ar1和Ar2各自獨立地選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0?C30稠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8?C30雜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3?C30胺衍生物或芴衍生物;Z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衍生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有機化合物和使用該化合物的有機發光管器件,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具有優異的色純度和高亮度及發光效率的可溶性有機化合物以及使用該化合物的OLED器件。
背景技術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及信息化要求的提高,對面板顯示器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其中,OLED具有自主發光、低電壓直流驅動、全固化、視角寬、顏色豐富等一系列的優點,在新一代顯示器和照明技術中的潛在應用而引起廣泛注意,應用前景十分廣闊。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是自發的發光器件,OLED發光的機理是在外加電場作用下,電子和空穴分別從正負兩極注入后在有機材料中遷移、復合并衰減而產生發光。OLED的典型結構包括陰極層、陽極層、電子注入層、電子傳輸層、空穴阻擋層、空穴傳輸層、空穴注入層和有機發光層中的一種或幾種功能層。
盡管有機電致發光的研究進展非常迅速,但仍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外量子效率(EQE)的提高,色純度更高的新材料的設計與合成、高效電子傳輸/空穴阻擋新材料的設計與合成等。對于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來說,器件的發光量子效率是各種因素的綜合反映,也是衡量器件品質的一個重要指標。
發光可以分為熒光發光和磷光發光。在熒光發光中,單線態激發狀態的有機分子躍遷至基態,由此發出光。另一方面,在磷光發光中,三線態激發狀態的有機分子躍遷至基態,由此發出光。
目前來看,部分有機電致發光材料由于其性能優秀,已經在商業上有所應用,但作為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中的主體材料,除了三線態能級要高于客體材料,防止激子躍遷釋放的能量逆傳遞以外,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空穴遷移性能。目前,主體材料中同時具有高三線態能級和良好空穴遷移率的材料仍然缺乏。因此,如何設計新的性能更好的主體材料,一直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有機化合物及其使用該化合物的有機發光器件,本發明的有機化合物具有優異的純色度、高亮度和優異的發光效率
本發明提供一種有機化合物,其結構式如1所示,
上述的結構式中,Ar1和Ar2各自獨立地選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0-C30稠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8-C30雜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3-C30胺衍生物或芴衍生物;Z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衍生物。
優選的,一種有機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結構式如I-1~I-15所示:
所述的A和B獨立地選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呋喃、苯并噻吩、1,1-二烷基-1H-茚、2,3-苯并吡咯、苯并[b]硅烷、苯并噻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嘧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咪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吲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喹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異喹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啰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吖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吩噻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吩噁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啶基、或者是它們的組合中的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華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華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1727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