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污泥深度脫水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17007.0 | 申請日: | 2020-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080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彭杰;夏良;劉曉峰;陳赟;張浩;代思蒙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軍信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1/143 | 分類號: | C02F11/143;C02F11/145;C02F11/122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周長清;何文紅 |
| 地址: | 410213 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污泥 深度 脫水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污泥深度脫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調節污泥的含水率為90%~95%;利用硫酸調節污泥的pH值為1~2,酸化;將酸化后的污泥與雙氧水混合,調質;將調質后得到的污泥與鈣鹽混合,調理;將調理后得到的污泥進行壓濾,完成對污泥的深度脫水。本發明的污泥深度脫水方法,具有脫水效果好、干固體增量低、成本低等優點,不僅解決了采用濃硫酸、雙氧水調理時由于泥餅含水率高、泥餅和濾液pH低而導致的泥餅、濾液無法資源化利用的問題,而且解決了采用鈣鹽調理時由于藥劑使用量大而導致的干固體增量大的問題,有著很高的使用價值和很好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污泥處理的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污泥深度脫水方法。
背景技術
污泥是污水處理的剩余產物,其主要特征是有機物含量高、容易腐爛發臭、含水率高,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卵或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污泥中含有大量水分,導致污泥體積大,易流變,導致運輸成本高、處理設備容量大、處理處置經濟性差等問題。為提高污泥中可利用物質的濃度、便于運輸及后續處置(如資源化、焚燒等),需有效降低污泥中含水率以及鐵鋁等金屬元素的含量。
現有污泥的處理方法主要是“熱水解+厭氧消化+板框脫水+干化”的處理工藝、“干化+污泥焚燒”的處理工藝,其中采用鐵鹽和PAM調理的板框脫水工藝,脫水后含水率僅能達到60%左右,若脫水污泥采用與垃圾混填處理方式,需進一步干化至40%含水率,且污泥內部結構未被破壞,泥餅仍具有吸水性,增加填埋堆體安全隱患風險;若脫水污泥采用焚燒處理方式,泥餅中的鐵易造成焚燒爐腐蝕,而氯將增加焚燒煙氣處理成本。常規的污泥調理工藝存在以下缺陷:(1)上述調理后得到的污泥,經板框脫水后出泥的含固率僅能達到40%左右,還需進一步進行污泥干化處理才能達到與垃圾混合填埋的標準,其中板框脫水藥劑成本和污泥干化成本占污泥厭氧消化處理工藝總成本的30%~40%,存在脫水效果仍然難以滿足需求、脫水成本較高等缺陷。(2)污泥經高溫厭氧消化后降解率較低,且其高含沙量的泥質特點極易加快設備磨損,提升設備維修成本。(3)采用的調理劑中含有氯和鐵,這使得調理后的污泥中帶有氯和鐵,不利于污泥后續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如不利于后續污泥的焚燒、填埋和資源化再利用,同時經上述方法調理后污泥的脫水效果仍不理想,存在污泥含水率波動大且含水率仍然較高的缺陷。另外,本申請發明人的實際研究中還發現,在采用現有常規方法對污泥進行調理處理時,仍然存在調理效果不好、成本較高、資源化利用效果差等缺陷,如采用濃硫酸和雙氧水對污泥進行調理后,污泥的板框壓濾效果不佳,壓濾后污泥的含水率在60%以上,且泥餅成型效果一般,需進一步干化處理才能達到國家填埋用泥質標準,同時調理后的污泥的pH較低,呈酸性,也不利于直接資源化利用。此外,現有污泥的氧化破壁類調理方法還存在調理條件苛刻、調理成本高、調理劑對后續污泥處置影響較大(如污泥干固體增量大)等缺陷,因而未能得到廣泛的工程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脫水效果好、干固體增量低、成本低的污泥深度脫水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污泥深度脫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調節污泥的含水率為90%~95%;
S2、利用硫酸調節步驟S1中得到的污泥的pH值為1~2,酸化;
S3、將步驟S2中酸化得到的污泥與雙氧水混合,調質;
S4、將步驟S3中調質后得到的污泥與鈣鹽混合,調理;
S5、將步驟S4中調理后得到的污泥進行壓濾,完成對污泥的深度脫水。
上述的污泥深度脫水方法,進一步改進的,步驟S2中,所述酸化在攪拌條件下進行;所述攪拌的轉速為100rpm~1000rpm;所述酸化的時間為5min~10min。
上述的污泥深度脫水方法,進一步改進的,步驟S3中,所述雙氧水的投加量為絕干污泥質量的3%~6%;所述雙氧水的質量濃度為3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軍信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湖南軍信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170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