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油短波單胞菌菌株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14301.6 | 申請日: | 2020-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7588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1 |
| 發明(設計)人: | 曾紅;高暢;華羚淇;劉桂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塔里木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A01N63/20;A01P3/00;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6 | 代理人: | 朱亞琦 |
| 地址: | 843300 新疆維吾爾自***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短波 單胞菌 菌株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油短波單胞菌(Brevundimonas olei)菌株及其應用,該菌株為一種大麗輪枝菌內共生菌,其保藏號為CCTCC NO:M 2020392。采用形態學鑒定、多樣性測序分析確定該菌株為Brevundimonas olei,通過共培養實驗探究B.olei發酵液對大麗輪枝菌生長及微菌核的影響。掃描電鏡觀察,隨培養時間及發酵液濃度增加大麗輪枝菌分生孢子形成減少,菌絲形態發生膨脹、破裂、異型,微菌核逐漸減少消失,該研究證明共生B.olei對大麗輪枝菌有較好抑菌活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種質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油短波單胞菌菌株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微生物與其他個體之間存在著復雜的共生關系,這種共生現象廣泛存在于微生物與微生物之間,微生物與植物、微生物與動物。共生菌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普遍現象,且共生菌宿主類型多樣,能與不同動物、植物、珊瑚、大型真菌、蚜蟲、藻類等寄主共生,參與或者決定宿主某些特性。共生菌能為植物固氮、能為植物提供營養、能參與宿主次生代謝的合成、能協助宿主適應極端環境,共生菌分泌多種活性物質促進或破壞宿主生長,改變宿主的表型和代謝。
據相關文獻報道,病原菌內共生菌與病原菌致毒致病性有一定關聯,尤其是水稻立枯病的病原菌根霉菌,其毒素的產生是由其內共生菌-伯克霍爾德菌產生而導致水稻病害發生,Fusarium對尖孢鐮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拮抗作用不是其本身,而是Fusarium的共生體。
棉花黃萎病主要是由大麗輪枝菌引起的土傳真菌維管束病害,嚴重影響連作棉田產量及棉花品質,制約了棉花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由大麗輪枝菌引起的棉花黃萎病是否存在此類共生關系未見相關報道。
發明內容
為此,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油短波單胞菌菌株及其應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油短波單胞菌(Brevundimonas olei)菌株,該菌株為一種大麗輪枝菌內共生菌,其保藏號為CCTCC NO:M 2020392。
一種微生物制劑,含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短波單胞菌菌株的無菌培養液。
上述微生物制劑,將所述油短波單胞菌菌株接種于LB培養基中,37℃,180r·min-1,培養16-24h,6000r·min-1離心10min,取上清液,0.22μm微孔濾膜過濾除菌2-3次,分裝,置于4℃冰箱保存備用,得到微生物制劑。
上述微生物制劑,所述油短波單胞菌菌株加入LB培養基后,該油短波單胞菌菌株的質量濃度為10%-50%。
上述油短波單胞菌菌株在防治植物真菌病害中的應用,所述真菌為大麗輪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上述油短波單胞菌菌株在防治棉花黃萎病上的應用。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術效果:
采集南疆棉區發病棉田黃萎病株,從中分離大麗輪枝菌,通過破壁分離,從大麗輪枝菌中分離出一株內共生菌,鑒定為油短波單胞菌(Brevundimonas olei)菌株,油短波單胞菌菌株的存在是否對大麗輪枝菌的繁殖體和致病性產生影響,是本發明研究的主要目的。
采用形態學鑒定、多樣性測序分析確定該菌株為Brevundimonas olei。
離體實驗:取B.olei菌液及無菌發酵液通過共培養方式探究該菌株對大麗輪枝菌形態及抑菌率影響,研究發現不同濃度B.olei菌液、發酵液均對大麗輪枝菌產生抑制作用。共培養15d,50%濃度的B.olei菌液可以完全抑制微菌核產生,使得大麗輪枝菌由原來菌核型轉變為菌絲型,其發酵液抑菌率最高達到61.30±0.5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塔里木大學,未經塔里木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143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