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機械抓取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13866.2 | 申請日: | 2020-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079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瑞;吳茂;劉吉濤;許冉;劉加順;陳濤;熊力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應急預警與救援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7/90 | 分類號: | B65G47/9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梁倩;廖輝 |
| 地址: | 430223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械 抓取 機構 | ||
1.一種機械抓取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1)、三個單耳抓取鉤、擋銷(4)、扭簧(5)、連桿(6)及手柄(7);
所述單耳抓取鉤的下部加工有圓形缺口,上部加工有L形缺口;
令所述三個單耳抓取鉤分別為單耳抓取鉤A、單耳抓取鉤B及單耳抓取鉤C(2),其中,單耳抓取鉤A和單耳抓取鉤B并列連接為一體,形成雙耳抓取鉤(3);
所述機架(1)為U形板;所述U形板的兩個側板的端部分別設有銷軸(8);兩個銷軸(8)分別與雙耳抓取鉤(3)及單耳抓取鉤C(2)銷接;所述雙耳抓取鉤(3)和單耳抓取鉤C(2)可繞所述銷軸(8)轉動,且單耳抓取鉤C(2)可插入雙耳抓取鉤(3)的單耳抓取鉤A、單耳抓取鉤B之間;所述單耳抓取鉤C(2)和雙耳抓取鉤(3)組成的整體的重心在兩個銷軸(8)中間;
所述雙耳抓取鉤(3)下部的圓形缺口與單耳抓取鉤C(2)下部的圓形缺口相對;當所述雙耳抓取鉤(3)的圓形缺口與單耳抓取鉤C(2)的圓形缺口對接形成圓形鉤腔(14)時,雙耳抓取鉤(3)上部的L形缺口與單耳抓取鉤C(23)上部的L形缺口對接形成開口向上的矩形凹槽(13);
所述機架(1)的U形板一個側板上設有三個固定銷體,從U形板的水平部分到該側板端部的方向,令三個固定銷體分別為第一銷體(10)、第二銷體(11)及第三銷體(12);
所述手柄(7)的中部與所述機架(1)上的第一銷體(10)銷接;
所述擋銷(4)包括連接板及固定在連接板一端的銷桿;所述連接板的另一端加工有連接孔;所述擋銷(4)的連接孔與所述機架(1)上的第二銷體(11)銷接;所述擋銷(4)的銷桿所在端位于雙耳抓取鉤(3)和單耳抓取鉤C(2)的上方;
所述連桿(6)一端與擋銷(4)的銷桿銷接,連桿(6)的另一端與手柄(7)位于機架(1)的兩個側板之間的端部銷接;
所述扭簧(5)的中部套裝在所述機架(1)上的第二銷體(11)上,扭簧(5)的一端套裝在擋銷(4)的銷桿上,另一端抵觸在所述機架(1)上的第三銷體(12)上;所述扭簧(5)始終處于扭轉狀態,且扭簧(5)彈力施加在擋銷(4)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機械抓取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單耳抓取鉤A和單耳抓取鉤B通過擋塊(9)并列連接為一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機械抓取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7)為V形桿。
4.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機械抓取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桿的尖端為鈍角。
5.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機械抓取機構,其特征在于,當抓取物體時,所述雙耳抓取鉤(3)的圓形缺口與單耳抓取鉤C(2)的圓形缺口對接形成圓形鉤腔(14),雙耳抓取鉤(3)上部的L形缺口與單耳抓取鉤C(2)上部的L形缺口對接形成開口向上的矩形凹槽(13);矩形凹槽(13)形成后,所述擋銷(4)的銷桿在扭簧(5)的彈力作用下,落入到所述矩形凹槽(13)內;此時,雙耳抓取鉤(3)與單耳抓取鉤C(2)被鎖定,且物體的橫桿被鎖定在所述圓形鉤腔(14)內;
當所述物體脫離時,所述擋銷(4)的銷桿脫離所述矩形凹槽(13);所述雙耳抓取鉤(3)的圓形缺口與單耳抓取鉤C(2)的圓形缺口分離,所述圓形鉤腔(14)打開,所述物體的橫桿脫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應急預警與救援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應急預警與救援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1386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農業種植環境監測方法
- 下一篇:一種波紋管管坯的金相試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