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設備數據的隨機上傳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13374.3 | 申請日: | 2020-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985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31 |
| 發明(設計)人: | 馮鳴;房明;王志雙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源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智信頤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47/00 | 分類號: | H04L47/00;H04J3/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輝泓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10 | 代理人: | 郝思楠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設備 數據 隨機 上傳 方法 | ||
一種設備數據的隨機上傳方法,包括用于對設備進行NTP同步的NTP同步步驟,以及用于計算隨機上報周期值的隨機上報周期計算步驟;在對所述設備進行NTP同步后,于整點時間對有效數據采集、緩存與整理,最后在所述隨機上報周期對所述有效數據進行上傳,實現設備數據的隨機上傳;所述隨機上報周期的計算步驟為:通過獲取設備SN號作為隨機種子,并根據所述隨機種子的數量,生成若干組位于上報周期區間的數據上報周期值,然后使用所述設備SN的后三位作為索引值,取出其所述周期值作為所述隨機上報周期;通過對設備內部上報周期處理優化,錯開上報時間,避開集中上報,使用整點時間采集數據,從而優化云端數據的處理效率,提高可對比度和有效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網絡應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設備數據的隨機上傳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物聯網設備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設備加入物聯網陣營,特別是通過移動運營商的2G/3G/4G/5G通訊基站進行聯網的方式,如果設備部署比較集中,全部都進行大量數據傳輸,對基站負載也會造成不小的壓力,甚至使基站服務器宕機,影響其它基站資源。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設備部署密度較高的區域在進行數據集中上報時所產生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設備數據的隨機上傳方法,通過設立隨機上報周期對數據進行隨機上傳,提高傳輸效率,減輕基站負載壓力,其具體技術內容如下:
一種設備數據的隨機上傳方法,包括用于對設備進行NTP同步的NTP同步步驟,以及用于計算隨機上報周期值的隨機上報周期計算步驟;在對所述設備進行NTP同步后,于整點時間對有效數據采集、緩存與整理,最后在所述隨機上報周期對所述有效數據進行上傳。
于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當中,所述設備數據的隨機上傳方法,包括用于在整點時間對有效數據采集、緩存與整理的數據采集整理階段,以及執行設備NTP同步以及隨機上報周期計算,并于所述數據采集整理階段后在所述隨機上報周期對效數據進行上傳的數據上傳階段。
于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當中,所述數據采集整理階段包括,首先計算當前時間與下一整點時間的差值,然后到達所述整點時間進行有效數據采集的步驟。
于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當中,所述計算當前時間與下一整點時間的差值的步驟為:先獲取當前設備的時間戳以及計算出下一整點時間的時間戳,再計算當前設備與所述下一整點時間的差值。
于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當中,有效數據采集的步驟為:計算出當前設備與所述下一整點時間的差值后,使用定時器進行差值倒計時,當倒計時結束后,進行對有效數據采集、緩存與整理操作。
于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當中,計算下一個整點時間的時間戳步驟為:首先獲取當前設備的時間的分鐘值和下一整點時間的分鐘值,算出分鐘差值后加上當前設備的完整時間得出下一個整點時間的完整時間點,再把秒數置0,最后把所述完整時間點轉換為下一整點時間戳。
于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當中,所述的整點時間設為每個時間間隔以5分鐘作為單位一個整點時間,如5分鐘、10分鐘、15分鐘等,且時間為整分鐘0秒時間。
于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當中,所述隨機上報周期的計算步驟為:通過獲取設備SN號作為隨機種子,并根據所述隨機種子的數量,生成若干組位于上報周期區間的數據上報周期值,然后使用所述設備SN的后三位作為索引值,取出其所述周期值作為所述隨機上報周期。
于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當中,所述上報周期區間根據設備數據整理完成時間后,從開始上傳數據到所述數據上傳完成時間而設立。
于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當中,所述設備NTP同步,首先獲取設備當前時間,再與網絡時間進行對比,不一致時對設備時間進行校正,使其與網絡時間同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源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智信頤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源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智信頤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1337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