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人直升機滅火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12104.0 | 申請日: | 2020-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163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周特軍;吳傳平;劉毓;潘碧宸;譚艷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防災減災中心;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2C35/02 | 分類號: | A62C35/02;A62C35/64;A62C31/00;A62C31/28;B64D1/16 |
| 代理公司: | 長沙朕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鄧宇 |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人 直升機 滅火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人直升機滅火系統,包括無人機本體、滅火劑箱、噴管和滅火劑增壓裝置,噴管安裝在無人機本體的前端,滅火劑箱固定安裝在無人機本體正下方,且滅火劑箱的重心與無人機本體的重心位于同一豎直線上。該無人直升機滅火系統具有結構簡單、易于改進實施、改進成本低、載重能力大、滅火準確性和滅火效率高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直升機滅火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無人直升機滅火系統。
背景技術
當前無人直升機技術發展迅速,各類無人直升機廣泛應用于國防、農業、林業、電力等行業。目前無人直升機的設計一般包含兩種思路;一種是基于實際應用重新設計無人機,這種方法使得直升機整機結構合理,但是前期投入成本比較高,風險較大;另一種是基于現有有人直升機進行無人化改裝,此種改裝方法要綜合原機設計思路跟改裝具體要求,技術難度稍大,但風險較低。目前小型無人直升機一般采用第一種設計思路,而中大型無人直升機則采用后種設計方法。
如何更有效的進行無人直升機改裝,需要考慮質量配平、設備安裝等各個方面。目前主流的改裝辦法是在直升機座艙下部平面機身外殼上安裝光電設備吊艙。但是此種方法會造成直升機起落架對光電吊艙的遮擋比較多,成效一般。且有人直升機一般空機情況下重心是偏后的,沒有在主旋翼軸上,而無人直升機則要求重心必須在主旋翼軸上,所以一般改裝后需要在機艙內添加配重塊,影響無人直升機載荷能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易于改進實施、改進成本低、載重能力大、滅火準確性和滅火效率高的無人直升機滅火系統。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無人直升機滅火系統,包括無人機本體、滅火劑箱、噴管和滅火劑增壓裝置,所述噴管安裝在無人機本體的前端,所述滅火劑箱固定安裝在無人機本體正下方,且滅火劑箱的重心與無人機本體的重心位于同一豎直線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噴管通過二維轉向裝置安裝在無人機本體的前端。
所述無人機本體的前端設有機頭吊架,所述噴管通過二維轉向裝置安裝在所述機頭吊架上。
所述機頭吊架的下部安裝有雙光吊艙。
所述滅火劑箱包括具有內腔的箱體,所述內腔通過隔板分隔成多個相互連通分腔室。
所述滅火劑增壓裝置包括安裝在無人機本體上的微型增壓泵,所述微型增壓泵的進口端與所述滅火劑箱連通,所述微型增壓泵的出口端通過高壓管路與所述噴管連通。
多個所述分腔室分為中部腔室和分布在該中部腔室四周的多個外圍腔室,各外圍腔室的底部分別與所述中部腔室連通,所述微型增壓泵的進口端與所述中部腔室連通。
相鄰的外圍腔室相互連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發明的無人直升機滅火系統將噴管安裝在無人機本體的前端,可以很好的觀察和控制噴管滅火位置,利于提高滅火準確性和滅火效率,并且滅火劑箱的重心與無人機本體的重心位于同一豎直線上,不需要在無人機本體內設置配重塊即可保證無人機本體的飛行平穩性,利于提升無人機本體的載重能力。該無人直升機滅火系統的結構簡單、易于改進實施、改進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無人直升機滅火系統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滅火劑箱的內腔分隔成多個分腔室的結構示意圖。
圖例說明:
1、無人機本體;11、機頭吊架;2、滅火劑箱;21、箱體;22、分腔室;201、中部腔室;202、外圍腔室;3、噴管;4、二維轉向裝置;5、雙光吊艙;6、微型增壓泵;7、高壓管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防災減災中心;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防災減災中心;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1210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