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長焦成像鏡頭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10101.3 | 申請日: | 2020-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477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龍泉;張文俊;邱兆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州薩至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0 | 分類號: | G02B13/00;G02B13/02;G02B13/18 |
| 代理公司: | 廣東創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690 | 代理人: | 韓淑英 |
| 地址: | 516083 廣東省惠***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成像 鏡頭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長焦成像鏡頭,由物側到像側依次包括:光闌;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以及第五透鏡,所述光學成像鏡頭滿足以下關系式:2<|f/f1|+|f/f2|+|f/f3|<4;f/TC234<2;|(R9+R11)/(R9?R11)|<3.5;其中,f為成像透鏡組的焦距,f1、f2、f3分別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的焦距,TC234為第二透鏡物側表面至第四透鏡像側表面在光軸上的厚度,R9為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11為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本發明具備出色的光線匯聚能力,在滿足成像要求的同時達到遠景攝像的效果,提高物距較長時的成像品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學成像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長焦成像鏡頭。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尤其是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移動輕便型電子裝置得到了迅速的普及,推動著應用在電子裝置上的影像模塊相關技術蓬勃發展。影像模塊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如應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行車記錄儀、運動相機等,而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不斷升級趨勢也讓人們對鏡頭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五片式結構鏡片遠景效果不佳,不利于物距較長時的攝影成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長焦成像鏡頭,可在提高遠景成像的同時維持高成像品質。
一種長焦成像鏡頭,由物側到像側依次包括:光闌;第一透鏡,所述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凸;第二透鏡,所述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凸,其像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凹;第三透鏡;第四透鏡,所述第四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凹,其像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凸;第五透鏡,所述第五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凹,其像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凸;所述光學成像鏡頭滿足以下關系式:2<|f/f1|+|f/f2|+|f/f3|<4;f/TC234<2;|(R9+R11)/(R9-R11)|<3.5;其中,f為成像透鏡組的焦距,f1、f2、f3分別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的焦距,TC234為第二透鏡物側表面至第四透鏡像側表面在光軸上的厚度,R9為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11為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進一步的,所述長焦成像鏡頭滿足以下條件:0<f1/f<0.5。
進一步的,所述長焦成像鏡頭滿足以下條件:1<|(R8+R10)/(R8-R10)|<2,其中,R8為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10為第五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進一步的,所述長焦成像鏡頭滿足以下條件:2.5<FNO<2.8,其中,FNO為所述長焦成像鏡頭的光圈數。
進一步的,所述長焦成像鏡頭滿足以下條件:2≥V5/V2≥4,其中,V2和V5分別為第二透鏡和第五透鏡的色散系數。
進一步的,所述長焦成像鏡頭滿足以下條件:ATmax/CTmax<2.5,其中,ATmax為兩相鄰透鏡在光軸上的最大間距,CTmax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以及第五透鏡中單一透鏡在光軸上的最大厚度。
進一步的,所述長焦成像鏡頭滿足以下條件:-1<f2/f3<1。
進一步的,所述長焦成像鏡頭滿足以下條件:0<T34/T45<15,其中,T34為第三透鏡像側表面至第四透鏡物側表面在光軸上的距離,T45為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至第五透鏡物側表面在光軸上的距離。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以及第五透鏡間無相對移動。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以及第五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均為非球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五片式的透鏡結構,并合理設置各透鏡的面型結構及光學參數,使得鏡頭具備出色的光線匯聚能力,在滿足成像要求的同時達到遠景攝像的效果,提高物距較長時的成像品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州薩至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惠州薩至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1010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