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污水管道水質水量監測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09897.0 | 申請日: | 2020-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2635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金東君;方俊;楊世龍;趙演;樓云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義烏市排水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14 | 分類號: | G01N1/14;G01N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魯勇杰 |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污水 管道 水質 水量 監測 方法 | ||
本申請涉及一種用于污水管道水質水量監測的方法,屬于污水檢測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下述步驟:1)、數據采集;1.1)、對污水管道內的污水進行抽取;1.4)、對抽取的污水再次抽取污水樣品,每一份污水進行一項檢測;1.5)、檢測完的污水排入污水槽;1.6)、把污水槽中的污水送回污水管道;2)、數據傳輸步驟,把檢測裝置得出的數據上傳至檢測服務器;3)、數據存儲步驟;3.1)、建立污水情況數據庫;3.2)把檢測裝置得出并上傳到檢測服務器的數據匯總到污水情況數據庫中進行存儲;4)、重復步驟1)到3),進行周期數據采集、傳輸和存儲;5)、數據更新,一個周期后對數據進行清除。本申請具有可以監測污水管道中的污水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污水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污水管道水質水量監測的方法。
背景技術
污水管道系統由收集和輸送城市污水的管道及其附屬構筑物組成。污水由支管流入干管,再流入主干管,最后流入污水處理廠。管道由小到大,分布類似河流,呈樹枝狀,與給水管網的環流貫通情況完全不同。污水在管道中一般是靠管道兩端的水面差從高向低處流動,管道內部不承受壓力,即靠重力流動。
污水管道中的污水含有一定數量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其中相對密度小的漂浮在水面并隨污水漂流;較重的分布在水流斷面上并呈懸浮狀態流動;最重的沿管底移動或淤積在管壁上,這種情況與清水的流動略有不同。
針對上述中的相關技術,發明人認為通過對污水管道中的污水進行監測,可以根據污水的情況更好的調整污水處理方案,也可以為城市污染情況的分析提供數據。
發明內容
為了監測污水管道中的污水,本申請提供一種用于污水管道水質水量監測的方法。
本申請提供的一種用于污水管道水質水量監測的方法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污水管道水質水量監測的方法,本方法借助水質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數據采集;1.1)、對污水管道內的污水進行抽取;1.4)、對抽取的污水再次進行抽取,抽取出多份污水樣品,每一份污水進行一項檢測;1.5)、檢測完的污水排入污水槽進行回收;1.6)、把污水槽中的污水送回污水管道;
2)、數據傳輸步驟,把檢測裝置得出的數據上傳至檢測服務器;
3)、數據存儲步驟;3.1)、建立污水情況數據庫;3.2)把檢測裝置得出并上傳到檢測服務器的數據匯總到污水情況數據庫中進行存儲;
4)、重復步驟1)到3),進行周期數據采集、傳輸和存儲;
5)、數據更新,以七天為一個周期,每份上傳的數據在第七天進行清除。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對污水管的污水進行抽取,抽取出來的污水進行再次抽取,抽出多份污水樣品,先抽取總的污水樣品再抽取用于檢測的污水,使得各項檢測之間互不干擾,但各項檢測使用的污水樣品又是污水管道內同一時段抽出的污水,具有更好的同源性,本身互不干擾的檢測可以使用同一方污水進行檢測,檢測完的污水排入污水槽進行收集并再次排入污水管道,建立污水情況數據庫用于存儲各個時段污水的情況,便于隨時調用,每七天為一個周期進行數據存儲,超過七天的數據進行清除,減少數據堆積占據內存。
可選的,1)、數據采集;1.1)、對污水管道內的污水進行抽取;1.2)、對污水管道中至少三個水層進行污水抽取,包括底層污水、中層污水和上層污水;1.4)、對抽取的污水再次進行抽取,抽取出多份污水樣品,每一份污水進行一項檢測;1.5)、檢測完的污水排入污水槽進行回收;1.6)、把污水槽中的污水送回污水管道。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對污水管道內底層污水、中層污水和上層污水的采集,使得檢測出的數據更加全面的反應污水情況,提高數據的準確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義烏市排水有限公司,未經義烏市排水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0989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