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螨抗菌面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09007.6 | 申請日: | 2020-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1097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何軍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義烏市鼎莎針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3D15/47 | 分類號: | D03D15/47;D03D15/50;D03D15/217;D03D15/283;D04B1/14;D04B1/16;D04B21/00;D02G3/44;D02G3/04;D06B3/02;D06B15/00;D06M15/53;D06M13/224;D01F1/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錢超;唐循文 |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華市義***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抗菌 面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防螨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按照質量份數由20-50份防螨纖維、20-50份抗菌纖維、10-40份導濕纖維和30-60份棉纖維組成,所述防螨纖維是含有0.06-0.12wt%防螨劑和0.04-0.08wt%螯合劑的滌綸纖維,所述抗菌纖維是經過抗菌混合液浸泡處理的竹炭纖維,所述導濕纖維是經過親水劑改性處理的滌綸纖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螨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螨劑為N,N-雙(3-氨丙基)十二烷胺、咪唑菌酮或溴氰菊酯,所述螯合劑至少包含乙二胺四乙酸二鈉、乙二胺四乙酸四鈉、三乙醇胺或氨三乙酸鈉其中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螨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螨劑為N,N-雙(3-氨丙基)十二烷胺,所述螯合劑為乙二胺四乙酸四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螨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混合液為植物混合液,所述植物混合液按質量份數由1-10份茶樹精油、1-10份檜柏油、1-10份牛至精油和70-100份溶劑組成,所述溶劑為水或丙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螨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混合液中含有0.5-5ppm的金屬離子,所述金屬離子為銀離子、銅離子或鋅離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螨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親水劑至少包括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與鯨蠟醇加成物、聚氧乙烯聚丙二醇縮合物、單油酸甘油酯或單硬脂酸甘油酯其中一種。
7.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螨抗菌面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
A、將滌綸與防螨劑和螯合劑混合,擠出、成片,制得防螨滌綸,經加熱熔融、擠壓和噴絲成型,得到所述防螨纖維;
B、將竹炭纖維密封浸泡在抗菌混合液中6-24小時,得到所述抗菌纖維;
C、將滌綸纖維密封浸泡在親水劑中改性處理6-24小時,得到所述導濕纖維;
D、將步驟A、B和C得到的纖維轉移到烘干設備中,調節干燥溫度在不超過60℃的條件下烘干;
E、將步驟D得到的三種干燥纖維與棉纖維進行混紡,使四種纖維充分混合,得到混合之后的防螨抗菌纖維生條,將生條經并條工序進一步加工成防螨抗菌纖維熟條;
F、將步驟E得到的纖維熟條加工成不同支數和不同捻度的粗紗,再加工成符合質量標準或客戶要求的細紗;
G、將步驟F得到的細紗采用機織或針織的方式進行織布,得到防螨抗菌面料。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防螨抗菌面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所述密封浸泡時,設定溫度為60-100℃。
9.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螨抗菌面料在內衣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義烏市鼎莎針織有限公司,未經義烏市鼎莎針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0900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通信方法、系統、裝置、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
- 下一篇:一種側發光式面板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