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仿濕熱環境水利建材檢測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08345.8 | 申請日: | 2020-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1492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冬峰;李凌霄;張麗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水利職業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N17/00 | 分類號: | G01N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邢黎華 |
| 地址: | 2768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濕熱 環境 水利 建材 檢測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仿濕熱環境水利建材檢測裝置,屬于建材檢測裝置技術領域,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盛納箱內的第一柵板、第二柵板、支撐板、檢測總成和承重切換總成;所述的支撐板安裝在盛納箱內,將盛納箱分為檢測艙和承重切換艙;所述的第一柵板、第二柵板的兩端分別設有轉動軸,一端與盛納箱檢測艙的側壁轉動連接,另一端穿過支撐板上的通孔與盛納箱承重切換艙的側壁轉動連接;所述的檢測總成包括安裝在盛納箱檢測艙上部的紫外燈管和噴淋裝置,側壁安裝有電加熱管;所述的承重切換總成位于盛納箱承重切換艙內。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便于承壓切換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仿濕熱環境水利建材檢測裝置,特別是一種能夠用于仿濕熱環境水利建材檢測的裝置。
背景技術
建筑材料應用于室外經受氣候的考驗,如光照、冷熱、風雨、細菌等造成的綜合破壞,其耐受能力叫耐候性。自然氣候試驗不足之處是試驗需要的時間長,條件不穩定。因此,現行的建材耐候性檢測多為耐候試驗箱內模擬天然的氣候條件,進行試驗測定。而水利建材對于濕熱環境檢測多為液體內豎直浸入式加熱,如船舶用鋼材等,該種浸泡這種形式并不符合天然氣候條件:①液體完全浸入屬于浸泡,并非高濕環境;②無法獲取外面和內面的不同數據;③無法疊加紫外光照環境數據。因此,現有的檢測裝置存在數據失真問題。
而如果簡單的將豎直插入變為橫放,為了實現上下濕熱環境貫通,則需要加入支撐結構,多采用鐵絲網之類的擱板,但支撐結構會對檢測物造成部分遮擋。還有的部分實驗會采用耐候可循環連續測試,實驗過程為:高溫-淋水循環80次,每次6h→狀態調整至少48h→加熱-冷凍循環20次,每次24h→狀態調整7天,檢驗拉伸強度和抗沖擊強度等。這種實驗總時長較長(部分測試要求多個循環),每次淋水后烘干,在不移動樣本的情況下,鐵絲網之類的擱板遮擋部局部壓強過強、積水烘干不及時、傳熱不均,會造成某些材質的材料檢測數據失真,這也是現有技術中多采用豎直放置樣本的原因。
因此實際工作中,急需一種可以高度模擬濕熱自然氣候,且可以平放不影響樣本朝陽面和背陽面表面檢測的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以水平放置樣本的仿濕熱環境水利建材檢測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水利職業學院,未經山東水利職業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0834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