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南方紅壤丘陵區特色農林果栽培技術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07657.7 | 申請日: | 2020-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143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9 |
| 發明(設計)人: | 肖敏;陳金;羅輝;肖委明;王國慶;徐漢才;曾小春;曾天寶;趙曉東;黎鑫林;王忠先;高萍;曠允慧;劉江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井岡山農業科技園管理委員會 |
| 主分類號: | A01G25/02 | 分類號: | A01G25/02;A01C23/04;A01G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劉宇波 |
| 地址: | 343016***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南方 紅壤 丘陵 特色 農林 栽培技術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南方紅壤丘陵區特色農林果栽培技術用裝置,包括:第一管的底部密封,且其上分布有均勻的第二通孔;第一管的中部設置有隔板;隔板上設置有均勻分布的通孔;隔板的下方設置有一個錐罩;錐罩與隔板、第一管構成第三管腔、第二管腔;隔板的上端面上設置有一圈均勻分布的鉸接的第一連桿;第一連桿之間通過柔性的橡膠布連接;第一連桿的上端通過均勻分布的第二連桿的一端鉸接。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南方紅壤丘陵區特色農林果栽培技術用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農業種植中,滴灌技術已經使用的非常普遍,但是現有的滴灌裝置,在滴灌純水,和藥液營養液混合液的時候由于內部雜質的問題,容易堵塞,使得提高了使用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南方紅壤丘陵區特色農林果栽培技術用裝置,以 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南方紅壤丘陵區特色農林果栽培技術用裝置,其中:第一管、第一管腔、套管、滑桿、滑塊、彈簧、第一通孔、隔板、錐罩、第二管腔、第二通孔、拉繩、膨脹球、細管、第三管腔、第一連桿、第二連桿、擋罩、主管,其中:第一管的底部密封,且其上分布有均勻的第二通孔;第一管的中部設置有隔板;隔板上設置有均勻分布的通孔;隔板的下方設置有一個錐罩;錐罩與隔板、第一管構成第三管腔、第二管腔;隔板的上端面上設置有一圈均勻分布的鉸接的第一連桿;第一連桿之間通過柔性的橡膠布連接;第一連桿的上端通過均勻分布的第二連桿的一端鉸接;第二連桿的另一端與滑塊鉸接;第二連桿之間通過設置有通孔的橡膠布連接;滑塊通過彈簧滑動的套接在滑桿上;滑桿固定在隔板的上端面上;滑桿的頂端上固定的安裝有一個擋罩;第一連桿、第一管、隔板的上端面形成上部的第三管腔;第一管的側面上設置有第一通孔;滑塊的底部通過拉繩與膨脹球的一端固定連接;膨脹球固定在套管的內壁上;套管的套接在第一管上;細管的一端與第一管腔的內腔連通;另一端與膨脹球聯通。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和優點:通過設置第一連桿與橡膠布、錐罩實現了流體的分割流通,高效的實現了不同孔徑流通不同流體的目的,有效的減輕了堵塞情況的發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第一管1、第一管腔2、套管3、滑桿4、滑塊5、彈簧6、第一通孔7、隔板8、錐罩9、第二管腔10、第二通孔11、拉繩12、膨脹球13、細管14、第三管腔15、第一連桿16、第二連桿17、擋罩18、主管19。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井岡山農業科技園管理委員會,未經井岡山農業科技園管理委員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0765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