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有自支撐旋轉導風裝置的直接空冷塔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07057.0 | 申請日: | 2020-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127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楊玉杰;陳慶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藍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B1/06 | 分類號: | F28B1/06;F28B9/00;F28B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101 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天***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帶有 支撐 旋轉 裝置 直接 空冷塔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帶有自支撐旋轉導風裝置的直接空冷塔,包括雙曲線形自然通風塔筒、直接空冷換熱器和自支撐旋轉導風裝置,自支撐旋轉導風裝置由內側支撐板和外側分體導風裝置組成,內側支撐板內端位于相鄰兩冷卻柱外端銜接面外,外端為懸吊框架;外側分體導風裝置安裝在懸吊框架上,沿高度分成1~60塊;外側分體導風裝置可在執行機構控制下根據環境風速、風向、風溫等旋轉0~60°起導流作用,配合內側支撐板的整流作用,并通過二者間的縫隙消除背風側旋渦,提高直接空冷塔的冷卻性能;外側分體導風裝置的分層結構既便于安裝維護,也能提高強度;嚴寒環境中,外側分體導風裝置可相對直接空冷塔徑向偏轉90°,從而減少進風量,防止直接空冷循環水凍結。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火/核電站自然通風直接空冷塔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帶有自支撐旋轉導風裝置的直接空冷塔。
背景技術
自然通風直接空冷系統利用雙曲線形自然通風塔筒的抽力作用抽吸環境空氣,使其與汽輪機排汽進行熱交換,將汽輪機排汽冷卻成水,凝結水再經凝結泵送回汽輪機的回熱系統,具有初期投資費用低、冷卻效率高、節能環保、維修工作量小等優點。三角形換熱器是直接空冷塔的核心組件,其性能直接關系到直接空冷系統的經濟性和穩定性;環境風是影響三角形換熱器性能的主要因素,特別是側風條件下環境風以一定角度進入三角形換熱器不僅會導致側風面三角形換熱器的通風量大大降低,還會影響三角形換熱器內部氣流分布的均勻性,甚至會產生氣流漩渦并導致熱風回流現象,進而降低自然通風直接空冷塔的冷卻性能。
中國申請專利,申請號202010663801.1,公開了一種帶有可分體旋轉導風裝置的直接空冷塔,包括雙曲線形自然通風塔筒、由三角形換熱器組成的直接空冷換熱器和導風裝置,導風裝置包括導風模塊組及其執行機構,導風模塊組由豎直布置的分體導風模塊及分體導風模塊與空冷塔之間、相鄰分體導風模塊之間可使環境風通過并形成射流的射流間隙組成,其中靠近三角形換熱器的分體導風模塊內端位于相鄰兩冷卻柱外端銜接面外側;環境風條件下,執行機構可根據導風裝置所處區域環境風風向、風速按導風模塊組調整各分體導風模塊旋轉角度,在對迎風側三角形換熱器導風的同時,通過射流間隙射流消除分體導風模塊背風側旋渦,減小對背風側三角形換熱器的不利影響,系統提高直接空冷塔的冷卻性能;該發明采用可分體旋轉導風裝置對環境風進行導流,但各分體導風模塊在高度方向上為一個整體,各分體導風模塊在大風環境中受力較大,安裝及控制難度較高;本發明通過在直接空冷塔的三角形換熱器外沿直接空冷塔徑向設置自支撐旋轉導風裝置,一方面能夠在環境風條件下適應環境風向和風速,通過外側分體導風裝置的導流作用和內側支撐板的整流作用系統調節直接空冷塔周圍空氣流場,提高直接空冷塔的換熱性能;另一方面通過將外側分體導風裝置在高度方向上分層,不僅便于安裝和檢修,還能夠有效提高導風裝置的強度,增強其對大風環境的適應能力,提高導風裝置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在技術尚存在的自然通風直接空冷塔側風條件下冷卻能力降低以及現有導風設施不能適應環境風向變化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帶有自支撐旋轉導風裝置的直接空冷塔,包括自然通風塔筒、直接空冷換熱器和自支撐旋轉導風裝置,自支撐旋轉導風裝置由內側支撐板和外側分體導風裝置組成,內側支撐板在直接空冷換熱器外側沿徑向布置,其外端設有懸吊框架,外端分體導風裝置通過旋轉軸固定在懸吊框架上,可依據其所在區域環境風風向、風速,由執行機構控制旋轉0~60°,起到對環境風的導流作用,配合內側支撐板的整流作用,并通過外側分體導風裝置與內側支撐板間的縫隙,有效消除側風條件下導風裝置背風側的旋渦,從而改善直接空冷塔周圍及三角形換熱器內部的空氣流場結構,提高直接空冷塔的冷卻性能;此外,嚴寒氣象條件下,外側分體導風裝置可旋轉到垂直于直接空冷塔徑向狀態,從而減少冷卻三角單元進風量,防止冷卻管束凍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藍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濟南藍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0705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