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產品在線高度測量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07037.3 | 申請日: | 2020-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466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徐軍;張偉偉;繆亞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曼德智能科技(江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21/08 | 分類號: | G01B21/08;B65G47/7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3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產品 在線 高度 測量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產品在線高度測量系統,包括齒條、齒輪、旋轉編碼器、提升板、導軌、氣缸,氣缸推桿端裝有提升板,提升板與導軌滑動連接,導軌上下安裝測量板和齒條,旋轉編碼器上裝有齒輪,齒輪與齒條相嚙合;通過測量板下壓在待測產品上,并通過齒輪齒條結構和旋轉編碼器相結合,將測量板的下落距離轉變為角度電信號進而再換算成長度信息的方式,不僅精準快速的得出了待測產品的高度信息,測量系統還對環境要求低,不受天氣光線和待測產品的形狀影響,能夠快速捕捉待測產品最高點,即使待測產品在測量臺上發生滾動偏移,也能快速測量到高度信息,且本系統成本較低,能夠自動測量,不使用耗材,節省了人工成本和使用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業產品尺寸測量領域,具體為一種產品在線高度測量系統。
背景技術
在自動化流水線上,經常需要在線實時地獲取每個產品的高度信息,用以識別產品的品種并進行后道的分揀或者包裝等,以及在一些比較緊湊的工廠車間內,經常會遇到幾條生產線的產品匯流到一條輸送線上,然后再進行輸送并利用高度的差異分揀到后道的設備或者倉庫中;現有技術中,采用激光測距儀或人工測量的方式獲取產品的高度信息,激光測距儀方式為在輸送過程中利用安裝在輸送線旁邊的激光測距儀實時地測量產品的高度,并將此信息傳對產品送給上位機或PLC,人工測量方式為操作人員先手工測量每種產品的高度,并將高度信息輸入放置在前道輸送線上的貼標機或打碼機中,貼標機或打碼機將產品的高度信息以貼標簽或燒錄條碼的方式附著在每個產品上,然后在后道用工業相機或掃描槍識別出標簽上的高度信息并將此信息傳送給上位機電腦或PLC,這兩種方法中,激光測距儀成本較高,且激光測距儀對環境和光線的要求一般也比較高,灰塵、油水都會影響其精度和壽命,如果遇到圓柱體產品時,由于產品會產生左右滾動偏移,激光測距儀無法定位其最高點,測量比較困難,如果要改變其測量精度或者量程需要更換激光測距儀,而人工測量方法不僅效率低下,還要購買打碼機或貼標機的耗材,使用成本也比較高。
發明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產品在線高度測量系統,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齒條、齒輪、旋轉編碼器、安裝板、提升板、導軌、氣缸和控制裝置,所述安裝板上裝有所述旋轉編碼器和所述氣缸,所述氣缸推桿端裝有所述提升板,所述提升板上有通孔,所述導軌穿過所述通孔并與所述通孔滑動連接,所述導軌上有限位裝置,所述導軌下端安裝有測量板,所述導軌與所述安裝板之間滑動連接,所述導軌與所述齒條相連,所述旋轉編碼器的軸上裝有所述齒輪,所述齒輪與所述齒條相嚙合;所述控制裝置內有微處理器和空壓機,所述微處理器與所述旋轉編碼器、所述空壓機電性相連,所述空壓機與所述氣缸通過氣管相連。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導軌通過直線軸承與所述安裝板相連。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限位裝置為軸用卡簧,所述軸用卡簧裝在所述提升板和所述直線軸承之間。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采用測量板自然下落下壓在待測產品上,并通過齒輪齒條結構和旋轉編碼器相結合,將測量板的下落豎直距離轉變為角度電信號進而再換算成長度信息的方式,不僅精準快速的得出了待測產品的高度信息,測量系統還對環境要求低,不受天氣光線影響,不受待測產品的形狀影響,能夠快速捕捉待測產品最高點,即使待測產品在測量臺上發生滾動偏移,也能快速測量到高度信息,且本系統成本較低,能夠自動測量,不使用耗材,節省了人工成本和使用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測量板最大高度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測量板測量方形待測產品高度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測量板測量圓柱形待測產品高度示意圖。
圖中:1-齒條、2-齒輪、3-旋轉編碼器、4-安裝板、5-提升板、6-導軌、7-氣缸、8-直線軸承、9-軸用卡簧、10-測量板。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曼德智能科技(江蘇)有限公司,未經安曼德智能科技(江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0703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智能眼鏡
- 下一篇:一種錫冶煉廢渣資源化利用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