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道路工程施工的移動式抑塵降塵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06970.9 | 申請日: | 2020-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5208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9 |
| 發明(設計)人: | 趙朝恩;霍雨佳;趙佃強;陳守印;張坤;楊彥榮;龐戰華;佘會敏;楊淑秀;田慶同 | 申請(專利權)人: | 濮陽市暢通路橋養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7/08 | 分類號: | B01D47/08 |
| 代理公司: | 日照市聚信創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319 | 代理人: | 輝雪瑛 |
| 地址: | 457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道路 工程施工 移動式 降塵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道路工程施工的移動式抑塵降塵裝置,涉及道路施工技術領域,解決了不能夠通過結構上的改進將噴霧結構的擺動與車體的移動相互結合;不能夠通過結構上的改進來實現降塵效果以及范圍的提升;不能夠通過結構上的改進實現蓄水桶內藥劑的多重混合的問題。一種用于道路工程施工的移動式抑塵降塵裝置,包括車體;所述車體上安裝有噴灑結構,且車體上還安裝有蓄水桶,并且蓄水桶上安裝有防護結構。因擋桿焊接在轉動座上,且擋桿為圓柱桿狀結構,并且擋桿與噴頭對正,從而當噴頭噴出的射流與擋桿接觸后可實現射流的濺射,進而提高了噴霧降塵的范圍以及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道路施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道路工程施工的移動式抑塵降塵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道路施工中,施工現場的降塵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施工現場的灰塵造成的影響不僅是施工人員的健康,更會影響施工效率以及質量,每個細節的處理都很關鍵。
如申請號:CN201910492556.X,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抑制建筑場地揚塵的降塵裝置,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箱體以及設置在箱體上的抽風機,所述箱體包括進塵區、霧化區以及出氣區,所述抽風機的抽氣口與外界連通,所述抽風機的出氣口與進塵區連通,所述進塵區與霧化區之間通過擋塵網隔斷,所述霧化區內設有若干霧化噴頭,所述霧化區與出氣區之間通過第一隔板隔斷,所述第一隔板上開設有第一連通口,所述出氣區的頂部通過防水透氣布覆蓋;具有的技術效果是:將水霧與灰塵集中在霧化區結合,占用空間小,充分保證了水霧的與灰塵的結合效率,從而大大提高降塵效率。
類似于上述申請的施工用降塵裝置目前還存在以下幾點不足:
一個是,現有裝置在進行擺動式降塵時往往都是通過電動元件實現擺動的,而不能夠通過結構上的改進將噴霧結構的擺動與車體的移動相互結合;再者是,現有裝置在噴霧降塵時不能夠通過結構上的改進來實現降塵效果以及范圍的提升;最后是,現有裝置在進行降塵的同時不能夠通過結構上的改進實現蓄水桶內藥劑的多重混合。
于是,有鑒于此,針對現有的結構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種用于道路工程施工的移動式抑塵降塵裝置,以期達到更具有更加實用價值性的目的。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道路工程施工的移動式抑塵降塵裝置,以解決現有一個是,現有裝置在進行擺動式降塵時往往都是通過電動元件實現擺動的,而不能夠通過結構上的改進將噴霧結構的擺動與車體的移動相互結合;再者是,現有裝置在噴霧降塵時不能夠通過結構上的改進來實現降塵效果以及范圍的提升;最后是,現有裝置在進行降塵的同時不能夠通過結構上的改進實現蓄水桶內藥劑的多重混合的問題。
本發明一種用于道路工程施工的移動式抑塵降塵裝置的目的與功效,由以下具體技術手段所達成:
一種用于道路工程施工的移動式抑塵降塵裝置,包括車體;所述車體上安裝有噴灑結構,且車體上還安裝有蓄水桶,并且蓄水桶上安裝有防護結構;所述蓄水桶上安裝有第一混合結構,且蓄水桶內安裝有第二混合結構;所述噴灑結構包括擋桿,所述擋桿焊接在轉動座上,且擋桿為圓柱桿狀結構,并且擋桿與噴頭對正;所述第一混合結構包括第二噴管,所述第二噴管連接在第一噴管上,且第二噴管為彎管狀結構;所述第二混合結構包括柱形塊和凹槽,所述柱形塊焊接在轉軸上,且柱形塊上呈環形陣列狀焊接有凹槽,并且柱形塊的外壁下方位置與第二噴管的頭端對正。
進一步的,所述車體包括滾軸、滾輪和不完整齒輪,所述滾軸共設有兩根,且兩根滾軸均轉動連接在車體底部;每根滾軸上均固定連接有兩個滾輪,且前側一根滾軸上安裝有不完整齒輪。
進一步的,所述噴灑結構包括轉動座、噴灑管、噴頭、連接座和彈性件;所述轉動座焊接在車體頂端面,且轉動座上轉動連接有一根噴灑管,并且噴灑管上呈均矩形陣列狀安裝有噴頭;所述連接座焊接在車體上,且連接座通過彈性件與噴灑管相連接,并且彈性件組成了噴灑管的彈性復位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濮陽市暢通路橋養護有限公司,未經濮陽市暢通路橋養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0697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