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法蘭安裝工具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06777.5 | 申請日: | 2020-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559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東成;張大晴;胡波;王善強;宋長青;劉金勇;張蓋;田鴻運;孫波;曲智鐸;楊壤;劉新宇;黃偉;張仕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B27/00 | 分類號: | B25B2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紀恒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87 | 代理人: | 薛福玲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法蘭 安裝 工具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法蘭安裝工具,法蘭安裝工具包括:卡接機構,所述卡接機構包括第一卡接架和第二卡接架,所述第一卡接架鉸接于所述第二卡接架,且所述第一卡接架和所述第二卡接架之間形成與所述法蘭形狀相匹配的卡接空間,所述法蘭能容置于所述卡接空間內;調節機構,用于抵緊或放松所述第一卡接架,以使所述第一卡接架能卡緊所述放松所述法蘭。本發明中的法蘭安裝工具通過第一卡接架、第二卡接架以及調節機構之間的配合可將發動機排氣口的法蘭和排氣管的法蘭始終處于正對的位置,可避免發動機排氣口和排氣管錯位的情況,同時無需人手對排氣管進行托舉,僅需要一個人就能對發動機排氣口和排氣管進行連接,可提高裝配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生產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法蘭安裝工具。
背景技術
發動機生產制造裝配完成后一般需要在熱試臺架上進行發動機出廠測試,測試結果合格的發動機發放產品合格證出廠銷售。測試過程中發動機廢氣出口與排氣管連接,將廢氣排出。現階段發動機排氣口與排氣管間使用抱箍連接,而發動機排氣口多使用圓口法蘭,易于出現發動機排氣口和排氣管之間安裝錯位而導致圓口法蘭結合面漏氣的情況。發動機排氣口與排氣管連接的過程中通常先將發動機出氣口與排氣管法蘭對齊,需要有一人托住排氣管,保證排氣口與排氣管圓口法蘭對齊,同事需要另一人一手捏緊抱箍使用工具對抱箍打螺栓,才能完成發動機排氣口與排氣管的法蘭連接,這種安裝方式需要兩人配合才能進行安裝,使得排氣管安裝效率較低,嚴重影響發動機熱試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法蘭安裝工具,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發動機排氣口和排氣管之間的法蘭連接易錯位以及裝配效率低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的法蘭安裝工具包括:卡接機構,所述卡接機構包括第一卡接架和第二卡接架,所述第一卡接架鉸接于所述第二卡接架,且所述第一卡接架和所述第二卡接架之間形成與所述法蘭形狀相匹配的卡接空間,所述法蘭能容置于所述卡接空間內;調節機構,用于抵緊或放松所述第一卡接架,以使所述第一卡接架能卡緊所述放松所述法蘭。
優選地,所述第一卡接架包括第一弧形板和與所述第一弧形板連接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二卡接架包括第二弧形板和與所述第二弧形板連接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鉸接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之間形成所述卡接空間,且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間形成避讓所述法蘭的避讓空間。
優選地,所述第一弧形板朝向所述卡接空間的一側開設有第一卡槽,所述法蘭能伸入所述第一卡槽內并與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壁抵接;所述第二弧形板朝向所述卡接空間的一側開設第二卡槽,所述法蘭能伸入所述第二卡槽內并與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壁抵接。
優選地,所述第一卡槽的長度方向與所述第一弧形板的長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卡槽的寬度自所述卡接空間向所述第一弧形板的方向呈漸縮設置;所述第二卡槽的長度方向與所述第二弧形板的長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卡槽自所述卡接空間向所述第二弧形板的方向呈漸縮設置。
優選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連接板、第一支撐板以及第一安裝板,所述第一連接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弧形板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一端圓弧過渡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安裝板連接;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連接板、第二支撐板以及第二安裝板,所述第二連接板的一端與所述第二弧形板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一端圓弧過渡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安裝板連接,且所述第一安裝板鉸接于所述第二安裝板。
優選地,所述第一連接板自所述第一弧形板向靠近所述避讓空間的方向傾斜;所述第二連接板由所述第二弧形板向靠近所述避讓空間的方向傾斜。
優選地,所述調節機構包括:第一手柄,鉸接于所述第一卡接架;第二手柄,與所述第二卡接架連接,所述第二手柄開設有限位槽;連接件,所述連接件的一端鉸接于所述第一手柄,所述連接件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限位槽內并與所述限位槽的槽壁抵接;調節件,可相對所述限位槽伸縮,以抵緊或放松所述連接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0677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