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消化內鏡診療輔助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05061.3 | 申請日: | 2020-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9423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楊露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露 |
| 主分類號: | A61B1/00 | 分類號: | A61B1/00;A61H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消化 診療 輔助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消化內鏡診療輔助裝置,涉及醫療器械領域。該一種消化內鏡診療輔助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內部固定連接有第一轉動電機,所述第一轉動電機的輸出端延伸至殼體的頂端活動連接有轉盤,所述轉盤的頂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的頂端固定連接有第二轉動電機,所述第二轉動電機的輸出端延伸至第一固定架的內部固定連接有第一絲桿,所述第一絲桿的正面活動連接有移動塊,所述移動塊的側壁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塊,所述第一固定塊的頂端固定連接有氣缸,所述氣缸的活動端活動連接有伸縮桿。通過設置有第三轉動電機與活動夾塊與固定夾塊,可以將消化內鏡固定夾緊,固定拆卸方便快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為一種消化內鏡診療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經消化道直接獲取圖像或經附帶超聲及X線的設備獲取消化道及消化器官的超聲或X線影像,以診斷和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一組設備,按檢查所用內鏡屬性可分為食管鏡、胃鏡、十二指腸鏡、結腸鏡、小腸鏡、內鏡超聲、膠囊內鏡、膽道鏡(包括子母鏡)、胰管鏡和腹腔鏡以及激光共聚焦內鏡等;按檢查部位和功能分為上消化道內鏡、下消化道內鏡、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及內鏡超聲;按臨床應用分為診斷性消化內鏡和治療性消化內鏡。
但是目前的消化內鏡診療輔助裝置在進行使用的過程中,一般通過萬向軟管進行固定消化內鏡,但是萬向軟管受到外界的因素容易發生移動,不能良好的進行固定消化內鏡裝置并不能穩定的控制消化內鏡裝置到達合適的位置來方便醫護人員進行操作使用,以及醫護人員長時間懸空手臂導致手臂酸痛無法良好的進行緩解酸痛感。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消化內鏡診療輔助裝置,解決了不能良好的進行固定消化內鏡裝置并不能穩定的控制消化內鏡裝置到達合適的位置來方便醫護人員進行操作使用,以及醫護人員長時間懸空手臂導致手臂酸痛無法良好的進行緩解酸痛感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消化內鏡診療輔助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內部固定連接有第一轉動電機,所述第一轉動電機的輸出端延伸至殼體的頂端活動連接有轉盤,所述轉盤的頂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的頂端固定連接有第二轉動電機,所述第二轉動電機的輸出端延伸至第一固定架的內部固定連接有第一絲桿,所述第一絲桿的正面活動連接有移動塊,所述移動塊的側壁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塊,所述第一固定塊的頂端固定連接有氣缸,所述氣缸的活動端活動連接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活動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塊,所述第二固定塊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的正面固定連接有第三轉動電機,所述第三轉動電機的輸出端延伸至支撐架的內部活動連接有第一轉動桿,所述第一轉動桿遠離第三轉動電機輸出端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的正面固定連接有第四轉動電機,所述第四轉動電機的輸出端延伸至第二固定架的內部固定連接有第二絲桿,所述第二絲桿的正面固定連接有固定夾塊,所述第二絲桿的正面且位于固定夾塊的一側活動連接有活動夾塊,所述殼體的頂端且位于轉盤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推桿,所述推桿的內部活動連接有第二轉動桿,所述第二轉動桿的正面設置有按摩套。
優選的,所述支撐架的內部且位于第一轉動桿的一端活動連接有從動桿,所述從動桿的一端與第二固定架遠離第一轉動桿的側壁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固定夾塊與活動夾塊的形狀均設置成L型,所述固定夾塊與活動夾塊的側壁均固定連接有保護墊,所述保護墊的材料采用彈性海綿材料制成。
優選的,所述殼體的頂端且位于轉盤與推桿之間固定連接有控制箱,所述第一轉動電機與第二轉動電機與第三轉動電機與第四轉動電機與氣缸均與控制箱通過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殼體的底端固定連接有移動輪,所述移動輪的數量有四個,四個所述移動輪的內部均固定連接有剎車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露,未經楊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0506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