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銅鈷分離的捕收劑及銅鈷礦浮選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204497.0 | 申請日: | 2020-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874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亞運;郭素紅;宋磊;劉志國;王傳龍;于傳兵;康金星;王鑫;鄧朝安;尤騰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3D1/014 | 分類號: | B03D1/014;B03D1/08;B03D101/02;B03D10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劉虎 |
| 地址: | 100038***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分離 捕收劑 銅鈷礦 浮選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銅鈷分離的捕收劑,其包括1?6重量份二苯胍和4?9重量份丁銨黑藥。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銅鈷礦的浮選方法,包括:a、將銅鈷礦加入pH調整劑磨礦得到礦漿;b、向所述步驟a的礦漿中加入所述捕收劑進行銅浮選粗選,得到銅粗精礦和銅粗選尾礦;c、向所述步驟b得到的銅粗選尾礦中加入選鈷捕收劑進行鈷浮選粗選,得到鈷粗精礦和鈷粗選尾礦。本發明的捕收劑能夠選擇性地回收銅礦物,使鈷礦物與銅礦物有效分離,得到高品位銅精礦和鈷精礦,有利于后續的冶煉作業,節省冶煉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銅鈷礦浮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銅鈷分離的捕收劑,特別地,還涉及一種銅鈷礦浮選方法。
背景技術
鈷主要以類質同像或包裹體形式賦存于其他礦石中,主要伴生在砂巖型銅礦床、巖漿型銅鎳硫化物礦床和紅土型鎳礦床中。鈷的賦存形式對鈷的回收造成了一定的難度,目前,鈷的回收常采用與礦石主金屬一起回收,沒有實現鈷的精細分離;或者即使采用優先浮選工藝流程對銅和鈷進行分離,獲得的鈷精礦的鈷品位和回收率均較低。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沒有適配的藥劑能夠實現鈷礦物與礦石主金屬礦物的分離。因此,需要開展進一步的研究研發出適配于含鈷礦物的藥劑,實現鈷礦物與其他礦物有效分離。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基于發明人對以下事實和問題的發現和認識做出的:目前常采用混合浮選工藝將銅、鈷一起回收,沒有實現銅和鈷的有效分離,或者,雖然有些技術采用了優先浮選工藝進行銅鈷分離,但獲得的鈷精礦的鈷品位和回收率均較低,沒有實現銅和鈷的精細化分離。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發明的實施例提出一種用于銅鈷分離的捕收劑,該捕收劑可以選擇性地回收銅礦物,使鈷礦物與銅礦物有效分離,得到高品位銅精礦和鈷精礦,有利于后續的冶煉作業,節省冶煉成本。
根據本發明第一個方面實施例的一種用于銅鈷分離的捕收劑,其包括1-6重量份二苯胍和4-9重量份丁銨黑藥。
根據本發明第一個方面實施例的具有的獨立權利要求帶來的優點和技術效果,1、本發明實施例的捕收劑能夠選擇性地回收銅礦物,使鈷礦物與銅礦物有效分離,得到高品位銅精礦和鈷精礦,有利于后續的冶煉作業,節省冶煉成本;2、本發明實施例的捕收劑對礦石的性質適應性強,適用范圍廣,易于應用;3、本發明實施例的捕收劑中加入了二苯胍和丁銨黑藥,該組合捕收劑中的各藥劑在具有捕收性能的同時,都兼具有起泡性能,組合藥劑協同作用,對硫化銅礦物具有優異的選擇性,提高了銅精礦和鈷精礦的品位,同時顯著降低了起泡劑的用量,組合捕收劑中二苯胍除了具有捕收性能和起泡性能外,對硫化銅礦物還具有一定的絡合性能,使捕收性能更加穩定;4、采用本發明實施例的捕收劑,可以在銅鈷分離時使銅精礦的銅品位達到32%以上,銅回收率達到93%以上,鈷精礦的鈷品位達到3.5%以上,鈷回收率達到52%以上。
根據本發明第一個方面實施例的用于銅鈷分離的捕收劑,其中,該捕收劑還包括烷基醚醇硫酸鈉,優選地,所述捕收劑包括1-3重量份二苯胍、1-3重量份烷基醚醇硫酸鈉和4-8重量份丁銨黑藥,烷基醚醇硫酸鈉的分子式如下:
其中,R為含有8-10個碳原子的烷基,n為2-10的整數。
本發明第二個方面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銅鈷礦的浮選方法,其中,在銅鈷礦浮選過程中加入本發明第一個方面實施例的用于銅鈷分離的捕收劑。
根據本發明第二個方面實施例的具有的獨立權利要求帶來的優點和技術效果,1、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中,采用浮選工藝對銅鈷礦進行銅和鈷的分離,加入了本發明第一個方面實施例的捕收劑,能夠實現銅和鈷地精細化分離,在保證銅鈷高回收率的前提下,獲得高品位的銅精礦和鈷精礦,有利于后續冶煉作業,降低冶煉成本;2、本發明實施例的浮選方法,可以在銅鈷分離時使銅精礦的銅品位達到32%以上,銅回收率達到93%以上,鈷精礦的鈷品位達到3.5%以上,鈷回收率達到52%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0449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