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地震波形分類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03634.9 | 申請日: | 2020-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794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姚燕飛;崔京彬;徐濤;陳萍;李宏偉;熊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1/50 | 分類號: | G01V1/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單曉雙;董驍毅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震 波形 分類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地震波形分類方法及裝置,地震波形分類方法包括:從目的工區中已鉆井的地震數據中獲取目的地層的厚度;根據所述已鉆井的目的地層與未鉆井的目的地層之間的水平距離、所述已鉆井的目的地層的厚度以及所述未鉆井的目的地層的厚度計算所述已鉆井的目的地層以及未鉆井的目的地層之間的相關系數;根據所述相關系數對地震波形進行分類。本發明在考慮了研究區的工區沉積背景、儲層沉積特征、巖性、物性、發育位置及發育厚度的差異的前提下,通過自適應調節地震道波形權重系數,使得地震波形分類結果更加準確,更符合實際地質情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油勘探領域,尤其是復雜沉積地層的精細沉積相分類的地震解釋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地震波形分類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地下儲層的巖性物性及孔隙流體性質變化會引起地震波形的變化,因此地震波形能夠反映地下地質體的特征,通過識別波形變化特征能夠圈定含油氣儲層。具體地,從地震道中提取典型的地震反射波形(地震波形分類),然后利用神經網絡對目的層段內的地震反射波波形進行研究,每一實際地震道根據相似性被賦予一種典型類型。通過多次迭代構建合成地震道,并與實際地震道進行比較,借助自適應訓練和誤差糾正,把與實際地震道最匹配的模型道賦予實際地震道,再利用地震道形狀即波形特征對目的層段內的實際地震數據進行逐道對比,刻畫地震信號的橫向變化,得到地震異常的平面變化特征,從而完成地震相分類。
以往的勘探經驗表明,以地震波形分類為基礎的地震相預測研究能夠有效篩選有利勘探目標,可為勘探部署工作提供直接依據。伴隨“勘探開發一體化研究”的大背景,3D地震解釋與預測工作正逐步從傳統意義上盆地級別的地質建模向儲層精細沉積微相建模轉變,研究區的目標儲層結構和沉積環境越來越復雜,橫向和縱向變化幅度劇烈。
現有技術中,自組織神經網絡地震波形分類首先提取n個典型的模型道,n為波形聚類的數目,然后假設各個模型道對于模型匹配具有相同的貢獻,設置均等的權重系數實施聚類。由于工區沉積的差異性,構造和儲層復雜的工區,不同位置儲層沉積特征、巖性、物性、發育位置及發育厚度存在很大差別,傳統的自組織神經網絡地震波形分類使用均等權重系數,忽略了模型道所在位置沉積環境的差異對于波形分類的貢獻,導致了聚類結果的精確度降低,不適用于復雜沉積地層的精細沉積相分類。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供的地震波形分類方法及裝置,在考慮了研究區的工區沉積背景、儲層沉積特征、巖性、物性、發育位置及發育厚度的差異的前提下,通過自適應調節地震道波形權重系數,使得地震波形分類結果更加準確,更符合實際地質情況。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地震波形分類方法,包括:
從目的工區中已鉆井的地震數據中獲取目的地層的厚度;
根據所述已鉆井的目的地層與未鉆井的目的地層之間的水平距離、所述已鉆井的目的地層的厚度以及所述未鉆井的目的地層的厚度計算所述已鉆井的目的地層以及未鉆井的目的地層之間的相關系數;
根據所述相關系數對地震波形進行分類。
一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已鉆井的目的地層與未鉆井的目的地層之間的水平距離、所述已鉆井的目的地層的厚度以及所述未鉆井的目的地層的厚度計算所述已鉆井的目的地層以及未鉆井的目的地層之間的相關系數,包括:
根據所述已鉆井的目的地層的厚度計算所述未鉆井的目的地層的厚度。
一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已鉆井的目的地層的厚度預測目的工區中未鉆井的目的地層的厚度,包括:
利用反距離加權算法,根據所述已鉆井的目的地層的厚度計算所述未鉆井的目的地層的厚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0363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