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采集地震數據的質量監控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202595.0 | 申請日: | 2020-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794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閆杰;夏建軍;蘇衛民;高春威;郭勇;陳美年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1/24 | 分類號: | G01V1/24;G01V1/26;G01V1/20;G07C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薛平;周曉飛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集 地震 數據 質量 監控 方法 裝置 | ||
1.一種采集地震數據的質量監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三維地震采集排列滾動前,利用二維測線對節點儀器采集地震數據時的激發信號與外界噪聲進行監控;
在三維地震采集排列滾動過程中,利用三維地震節點采集系統的節點質量控制QC數據,監控三維地震節點采集系統的節點設備工作狀態;
在三維地震采集排列滾動過程中,利用共接收點道集地震數據,監控三維地震節點采集系統采集時的震源激發信號;
在三維地震采集排列滾動過程中,利用共炮點地震數據,監控外界噪聲和采集的地震數據的完整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二維測線對節點儀器采集地震數據時的激發信號與外界噪聲進行監控,包括:
利用預先設置的二維測線接收單炮數據;
根據單炮數據中的輔助道數據,監控震源掃描參數與設計信號之間的一致狀態和TB信號的延遲狀態,根據所述一致狀態和延遲狀態,校正節點儀器采集地震數據時的激發信號;
根據單炮數據,確定干擾源附近不同炮檢距地震數據信噪比,根據干擾源附近不同炮檢距地震數據信噪比,確定外界噪聲對節點儀器采集地震數據的干擾高峰時段;根據所述干擾高峰時段,調整節點儀器采集地震數據的工作時段。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維測線的預先設置過程包括:
將二維測線按照與三維檢波線垂直的方向,布設在三維排列片中部或工區的主要干擾源附近;其中,所述二維測線的道距等于三維觀測系統的接收點距,所述二維測線的測線長度大于兩個三維排列片的寬度;
將二維測線的排列片與有線儀器主機相連接,用于在三維地震采集震源激發時同步接收單炮數據;其中,所述二維測線的排列片在采集時,采用與節點儀器采集地震數據時相同的記錄長度、前方增益和采樣間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三維地震節點采集系統的節點質量控制QC數據,監控三維地震節點采集系統的節點設備工作狀態,包括:
在三維地震節點采集系統中采樣多個節點單元的節點QC數據;其中所述節點QC數據用于表征節點單元的工作狀態;
對節點QC數據超出預設閾值的節點單元,發出更換或檢修的提示。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共接收點道集地震數據,監控三維地震節點采集系統采集時的震源激發信號,包括:
抽取三維地震節點采集系統獲取的節點地震數據,得到多個共接收點道集地震數據;
在共接收點道集地震數據的道頭中植入炮檢關系、震源號和采集時間后,按照接收點為第一關鍵字、震源號為第二關鍵字、采集時間為第三關鍵字,將每個共接收點道集地震數據進行排序;
對排序后的每個共接收點道集地震數據按照預設方式進行抽取,得到抽取后的多個共接收點道集地震數據;
對抽取后的多個共接收點道集地震數據做線性動校正,得到線性動校正圖;
根據線性動校正圖,確定三維地震節點采集系統的震源激發信號的準確性。
6.一種節點儀器采集地震數據的質量監控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激發信號與外界噪聲監控模塊,用于在三維地震采集排列滾動前,利用二維測線對節點儀器采集地震數據時的激發信號與外界噪聲進行監控;
節點設備工作狀態監控模塊,用于在三維地震采集排列滾動過程中,利用三維地震節點采集系統的節點質量控制QC數據,監控三維地震節點采集系統的節點設備工作狀態;
激發信號監控模塊,用于在三維地震采集排列滾動過程中,利用共接收點道集地震數據,監控三維地震節點采集系統采集時的震源激發信號;
外界噪聲和數據完整性監控模塊,用于在三維地震采集排列滾動過程中,利用共炮點地震數據,監控外界噪聲和采集的地震數據的完整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20259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