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非飽和土三軸實驗的雙模法制樣及脫模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99778.1 | 申請日: | 2020-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0473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國金;王淼;孟上九;穆海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36 | 分類號: | G01N1/36;G01N1/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8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飽和 土三軸 實驗 雙模 法制 脫模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非飽和土三軸實驗雙模法制樣及脫模,解決了傳統制樣端部疏松和不均勻現象,脫模造成試件損壞和高度減小的問題。機器制樣精準度低,手工制樣勞動量大,該發明做到保質保量。本發明基本組成包括:上擋板下擋板四根立柱出樣孔凸狀三瓣內模凸狀墊塊推樣頂蓋凹槽外膜。本發明考慮到試樣制作壓實端松散疏密、不均勻;脫模過程易損、計算密度偏差。雙模制樣應用于壓樣法,提高了試件的精準度。裝置與傳統三瓣模不同,外面凸狀為了與雙模外筒嵌合,更重要是方便滑動脫模。裝置由雙層模及墊塊構成,內模和墊塊既能嵌合又能滑動取出,脫模過程推力作用于凸狀墊塊推動三瓣內模,填補了傳統制樣不足。
技術領域
本發明用于解決非飽和土在進行三軸實驗制樣壓樣法密實度不均勻、試樣高度不等、脫模易損的問題。
背景技術
傳統制模裝置和脫模存在以下幾點缺點:
傳統制模裝置進行壓樣法制樣時,試樣端部的密實度無法保持一致,
傳統制樣裝置中采用試樣筒內缺少實心墊塊,壓實過程破壞性大,
傳統制樣和脫模裝置制得試樣高度存在誤差較大,各不相同,
傳統制樣裝置由于千斤頂與土試樣直接貼合,試樣端部密實與未接觸端松散,導致制樣后計算密度不是實際密度。
而本裝置通過一個雙模的試樣筒實現了每一個試樣高度相同,上下大小一致,而內部三瓣膜更是獨特的創新之處,脫模過程試樣不再受千斤頂直接作用,底部多層墊塊也很好的改變了制樣的尺寸問題,形成一套雙模法制樣的壓樣和脫模裝置,而使得制樣脫模這一流程更加嚴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用非飽和土三軸實驗的雙模法制樣及脫模裝置。
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實現
一種用于非飽和土三軸實驗的雙模法制樣及脫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根據試驗要求在土中噴灑適量的水,將其拌勻使得土粒大小均勻,裝入袋中放入密封容器24小時,開袋攪拌取三盒土測含水率,每個測試結果控制在±1%范圍之內。
試樣雙模筒三瓣內膜內徑應與試樣直徑相同,將三瓣內膜壁應洗擦干凈,然后均勻的涂抹一層凡士林。
按照試樣設計規格,計算試樣濕土質量,將一個試件所需土量倒入壓模內,將土表面拂平。
利用千斤頂或者萬能試驗機等以靜壓力將土壓至一定的高度,通過改變內筒底部墊塊數量,從而得到不同高度試樣。
壓實好后,放置到脫模機上進行脫模過程,安裝時應先將推土器對準試件筒內側墊塊,保證完全貼合正中心,并均勻的施加推力。
隨著試樣筒內墊塊被推出,三瓣內膜與試件整體也不斷被推出,這樣采用萬能機或千斤頂壓樣,使用脫模機進行脫模節省了人力勞動。
然后進行三瓣內膜和土試件進行分離,從而得到完整試件,為實驗準確性提供保證。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圖
附圖2是本發明的結構細節圖
附圖3是本發明的雙模試樣筒圖
附圖4是本發明的三瓣內模與外模合圖
附圖5是本發明的三瓣內膜細節圖
附圖6是本發明的內部墊塊細節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用于非飽和土三軸實驗的雙模法制樣及脫,包括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理工大學,未經哈爾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9977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