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近方形斷路器的安裝鎖定與拆裝解鎖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98728.1 | 申請日: | 2020-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711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時勝;宋福歸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韶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71/10 | 分類號: | H01H71/10;H01H71/04 |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匯智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陳偉 |
| 地址: | 411300 湖南省湘潭***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方形 斷路器 安裝 鎖定 拆裝 解鎖 機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近方形斷路器的安裝鎖定與拆裝解鎖機構,包括斷路器殼體,殼體一端包括電源插槽及信號插槽,殼體另一端設有一個手柄和至少一個接線端子孔,殼體內設有觸頭操作機構,手柄通過連桿連接觸頭操作機構,殼體內還設有安裝時鎖定、拆裝時解鎖的鎖定解鎖機構。本發明設有安裝時鎖定、拆裝時解鎖的鎖定解鎖機構,鎖定解鎖機構包括拉環、彈性件、安裝鎖定件,拉環在斷路器殼體內做近直線運動,安裝時拉環向安裝方向壓進斷路器,將彈性件壓縮,帶動安裝鎖定件鎖止于底板的安裝孔內,拆裝時向拆裝方向拉出拉環,帶動彈性件拉伸,帶動安裝鎖扣件解扣后,并將拉出力傳遞至外殼,將整個斷路器拉出,從而實現更簡單可靠的操作分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低壓電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近方形斷路器的安裝鎖定與拆裝解鎖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通訊技術4G、5G及數據中心發展,電源容量的需求不斷變大,在布署其電源配電系統時,對于小型化的斷路器需求日益迫切,特別是5G基站數量大,電源功率需求大。如何在不增加空間及體積的情況下,將配電系統的模塊容量提高3-5倍,是通訊技術發展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若能夠實現,可便于原來4G系統的升級為5G系統,且可使新增的5G系統配電系統體積更小,便于模塊化、智能化、快速布署電源系統。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的近方形斷路器的安裝鎖定與拆裝解鎖機構。
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近方形斷路器的安裝鎖定與拆裝解鎖機構,包括斷路器殼體,殼體一端包括若干個電源插槽及若干個信號插槽,殼體另一端設有一個手柄和至少一個接線端子孔,所述殼體內設有觸頭操作機構,所述手柄通過連桿連接觸頭操作機構,所述殼體內還設有安裝時鎖定、拆裝時解鎖的鎖定解鎖機構。
上述近方形斷路器的安裝鎖定與拆裝解鎖機構,所述鎖定解鎖機構包括拉環、彈性件、安裝鎖定件,所述拉環抽拉式設置在殼體的拔出槽中,拉環外端與手柄相接觸,拉環內端通過彈性件與安裝鎖定件連接;拉環在斷路器殼體內做近直線運動,安裝時拉環向安裝方向壓進斷路器,將彈性件壓縮,帶動安裝鎖定件鎖止于底板的安裝孔內,拆裝時向拆裝方向拉出拉環,帶動彈性件拉伸,帶動安裝鎖扣件解扣后,并將拉出力傳遞至斷路器外殼,將整個斷路器拉出。
上述近方形斷路器的安裝鎖定與拆裝解鎖機構,所述拉環外端一側設有用于拔出的拔出斜臺,拉環外端另一端設有推出手柄斜臺,推出手柄斜臺的端面與手柄相接觸,所述拉環中部設有可插入手指空間的中空環,所述拉環內端一側設有用于連接彈性件的第一固定柱,拉環內端底面設有拉出圓弧,拉出圓弧與斷路器殼體內壁上的柱子相匹配,拉環兩側為導向直邊。
上述近方形斷路器的安裝鎖定與拆裝解鎖機構,所述彈性件包括第一固定環、可彈性變形的彈性變形環、第二固定環,第一固定環、彈性變形環、第二固定環依次連接,所述第一固定環與拉環內端的第一固定柱連接,第二固定環與安裝鎖定件連接。
上述近方形斷路器的安裝鎖定與拆裝解鎖機構,所述安裝鎖定件包括安裝鎖定凸臺、第二固定柱、轉動軸,所述安裝鎖定凸臺、第二固定柱、轉動軸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第二固定柱與彈性件的第二固定環連接,所述安裝鎖定凸臺插入底板的安裝孔內,所述轉動軸鉸接在殼體底部。
上述近方形斷路器的安裝鎖定與拆裝解鎖機構,所述觸頭操作機構采用四連桿機構。
上述近方形斷路器的安裝鎖定與拆裝解鎖機構,所述殼體內設有對拉環內端進行限位的限位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發明設有手柄,手柄通過連桿連接觸頭操作機構,能夠實現手柄向上合閘、向下分閘的操作指示,符合一貫以來斷路器的操作習慣,更易于識別產品是否閉合或斷開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韶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韶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9872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