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易于調整軸向間隙的永磁微特電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98535.6 | 申請日: | 2020-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718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6 |
| 發明(設計)人: | 謝紅;章元浩;李玉蘋;黃菊;胡子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航天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5/16 | 分類號: | H02K5/16;H02K5/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蘭 |
| 地址: | 20111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易于 調整 軸向 間隙 永磁 電機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易于調整軸向間隙的永磁微特電機,設有預組裝結構,預組裝結構包括機殼,機殼架設在電機軸上,機殼與電機軸連接的一端設有前軸承,機殼的另一端搭設在后端蓋上,后端蓋架設在電機軸上,與電機軸的連接處設有后軸承,后軸承與后端蓋之間設有容納槽,容納槽內設有調整墊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操作性好、提高軸向間隙的調整精度、減少調整過程中的零部件損耗、避免對零部件的精度造成影響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永磁電機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易于調整軸向間隙的永磁微特電機。
背景技術
永磁電機是以磁場作為媒介進行機械能和電能相互轉換的電磁裝置,電機內部的磁場建立,是由永磁體來產生的。永磁電機的形狀和尺寸可以靈活多樣,應用范圍廣,產量高,具有體積小、效率高、控制性能好、重量輕、運行可靠等優點。特別是對航空航天領域用永磁微特電機來說,一方面要求體積小、重量輕,功率小,另一方面對環境條件和可靠性的要求又極為嚴苛,因此在結構設計上多采用輕、小、薄壁件,這些零部件容易產生變形,這對工藝加工、裝配技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永磁微特電機雖小,但為了完成一定的功能,達到一定的技術指標,其零件、部(組)件數較多,且精度要求較高,由于其特殊性,它除了有著和一般電機類似的結構之外,還具有特殊的導磁結構,因此其制造工藝也有一定的特殊性,與普通的電機不同,需要特有的制造、裝配工藝,這些結構、工藝過程是否合理,對電機的性能及工作可靠性有著很大的影響,將直接影響電機的性能、振動、噪聲等。
在永磁微特電機制造過程中,零件通過裝配形成部件、組件或電機整體,電機質量不但取決于各零部件的加工質量,還取決于電機整體結構的合理性和裝配工藝的合理性以及質量。裝配工藝與試驗是電機制造的最后生產過程,電機各零部件的裝配關系、裝配質量、軸向間隙是否合理,對電機的性能和質量有很大的影響,如整機的軸向間隙不合理,電機可能裝不起來,即使能裝配起來,電機不能正常運轉,嚴重時電機無法啟動或運轉,因此電機的軸向間隙對電機非常重要。
現代永磁微特電機品種多,結構和功能的差異大,每個零、部件的軸向尺寸均有一定的加工誤差,因此裝配成組件及整機后均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軸向公差范圍。另外,電機工作的環境存在極限高、低溫的情況,電機運轉時也會不同程度的發熱,因此各零部件會產生一定的熱脹冷縮,軸向尺寸的公差也會產生一定的變化,導致整機的軸向間隙是可變的。電機的軸向間隙是指電機軸在工作中沿軸線方向的微小移動,指電機定子和轉子之間的軸向間隙,也叫軸向竄動。合理的軸向間隙值是電機能正常、可靠工作的必要條件。軸向間隙過小或過大均不行,軸向間隙如果較小或者為0,甚至為負,軸承的游隙因為軸向擠壓變小甚至為0,軸承的滾珠無法正常運轉甚至可能出現無法轉動的情況,電機無法正常工作。軸向間隙如果過大,電機運轉時轉子軸向的竄動太大,電機的機械噪聲、振動均會加大,還有可能出現軸向掃膛,影響電機工作的平穩性,其工作轉矩、轉速、電流等可能出現不穩,電機運轉精度降低、效率降低,也會加劇軸承的磨損,影響整機的壽命和可靠性。
為了使電機能正常工作在規定的各種極限環境條件下,在設計階段必須合理的選擇電機的軸向間隙值,并對各種極限條件下的軸向間隙進行復核復算,同時在電機總裝完成后,還要對軸向間隙值進行調整。采用的調整方法一般是在軸承端面加調整墊圈。調整墊圈的位置如圖1所示,電機在需要調整軸向間隙時,需要打開端蓋、對整個電機的零部件進行拆解。永磁微電機屬于精密機械,結構緊湊精巧,定、轉子氣隙和軸向、徑向間隙都很小,而高性能的永磁材料具有高剩磁密度、高矯頑力和高磁能積的特點,因此氣隙磁密很高,在電機定、轉子之間會產生很強的電磁拉力,裝配、拆解電機時需要專用工裝且需要較大的力量才能克服定、轉子之間的單邊磁拉力,來保證定、轉子不發生徑向偏移,對于軸向間隙要求小的電機,很難一次調整到位。目前這些裝配工藝過程的機械化、自動化水平還很低,手工裝配的比重很大,操作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損傷電刷、繞組端部、引出線絕緣層或者磁鋼表面等問題,輕、小、薄壁的零部件也容易產生變形等問題,導致精度降低。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航天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航天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9853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