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可調節間距的電纜抱箍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98343.5 | 申請日: | 2020-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5023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6 |
| 發明(設計)人: | 黃偉;吳亞龍;黃勝;滕勇;劉晨;鄧曉明;盧金科;魏延勛;封舟壯;歐陽鵬;丁國文;任勇;聶剛;楊柳青;朱軍;李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3/02 | 分類號: | H02G3/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曉東 |
| 地址: | 550002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調節 間距 電纜 | ||
1.一種基于可調節間距的電纜抱箍,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單元(100),包括底座(101)和夾緊桿(102),所述底座(101)包括設置于內部兩側的第一凹槽(101a),所述夾緊桿(102)設置有兩個,并且均與所述底座(101)滑動配合,所述夾緊桿(102)包括與所述第一凹槽(101a)配合的第二凹槽(102a),所述第一凹槽(101a)和所述第二凹槽(102a)均為圓弧型凹槽,所述底座(101)包括第一底座(101d),以及與所述第一底座(101d)插接配合的第二底座(101e),所述第一底座(101d)包括設置于連接端的第一凸臺(101d-1),所述第二底座(101e)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凸臺(101d-1)配合的第一卡接槽(101e-1),所述第一凸臺(101d-1)上設置有福多個第一螺紋孔(101d-11),所述第一卡接槽(101e-1)上設置有多個與所述第一螺紋孔(101d-11)配合的第二螺紋孔(101e-11);以及,
推動單元(200),設置于所述底座(101)中部,包括與所述夾緊桿(102)配合的推動桿(201)、帶動所述推動桿(201)沿所述底座(101)長度方向移動的拉動件(203),以及與所述拉動件(203)配合并可拆卸連接在所述底座(101)上的殼體(204),所述推動桿(201)為楔形塊,兩個所述推動桿(201)的傾斜面接觸,并且所述拉動件(203)的運動方向與所述推動桿(201)的傾斜面的傾斜方向相同;
所述底座(101)還包括分別與所述第一底座(101d)和第二底座(101e)配合的增距件(101f),所述增距件(101f)包括與所述第一凸臺(101d-1)配合的第二卡接槽(101f-1),以及與所述第一卡接槽(101e-1)配合的第二凸臺(101f-2),所述第二凸臺(101f-2)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二螺紋孔(101e-11)配合的第三螺紋孔(101f-21),所述第二卡接槽(101f-1)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螺紋孔(101d-11)配合的第四螺紋孔(101f-11);
所述拉動件(203)包括設置于所述推動桿(201)大頭側的連接柱(203a)、與所述連接柱(203a)連接的齒條桿(203b)、設置于兩個所述齒條桿(203b)之間的第一齒輪(203c)、設置于所述第一齒輪(203c)上方的第二齒輪(203d)、連接所述第一齒輪(203c)和所述第二齒輪(203d)的第一轉軸(203e)、與所述第二齒輪(203d)渦輪蝸桿配合的蝸桿(203f),以及與所述蝸桿(203f)連接并設置于所述殼體(204)側面的第一旋鈕(203g),所述齒條桿(203b)側面設置于有與所述第一齒輪(203c)嚙合的齒條(203b-1),所述第二齒輪(203d)的齒數多于所述第一齒輪(203c)的齒數;所述夾緊桿(102)包括設置于側面的第一T形槽(102b),所述推動桿(201)包括與所述第一T形槽(102b)配合的第一T形塊(201a-1);
所述推動桿(201)包括與所述夾緊桿(102)配合的連接部(201b),以及與所述連接柱(203a)配合的卡合部(201c),所述連接部(201b)一側設置有所述第一T形塊(201a-1),另一側設置有第三卡接槽(201b-1),所述卡合部(201c)側面設置有與所述第三卡接槽(201b-1)配合的第三凸臺(201c-1),所述第三卡接槽(201b-1)上設置有多個第五螺紋孔(201b-11),所述第三凸臺(201c-1)上設置有多個與所述第五螺紋孔(201b-11)配合的第六螺紋孔(201c-11);
所述推動桿(201)還包括插接件(201d),所述插接件(201d)包括與所述第三卡接槽(201b-1)配合的第四凸臺(201d-1),以及與所述第三凸臺(201c-1)配合的第四卡接槽(201d-2),所述第四凸臺(201d-1)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五螺紋孔(201b-11)配合的第七螺紋孔(201d-11),所述第四卡接槽(201d-2)上設置有與所述第六螺紋孔(201c-11)配合的第八螺紋孔(201d-21);
所述第一底座(101d)上設置有第一水平滑槽(101d-2)和第一豎直凹槽(101d-3),所述第二底座(101e)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水平滑槽(101d-2)相對應的第二水平滑槽(101e-2),以及與所述第一豎直凹槽(101d-3)相對應的第二豎直凹槽(101e-3),所述增距件(101f)包括與所述第一水平滑槽(101d-2)相對應的第三水平滑槽(101f-3)、與所述第一豎直凹槽(101d-3)相對應的第三豎直凹槽(101f-4),以及與所述第二豎直凹槽(101e-3)相對應的第四豎直凹槽(101f-5),所述夾緊桿(102)底部設置有第二T形塊(102c)。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9834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推動式電纜抱箍
- 下一篇:一種高層玻璃墻面清潔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