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洗衣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97472.2 | 申請日: | 2020-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766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葛榮超;葛茂煊 | 申請(專利權)人: | 葛榮超 |
| 主分類號: | D06F18/00 | 分類號: | D06F18/00;D06F17/02;D06F17/12;D06F17/04;D06F58/26;D06F34/08;A61L2/06;D06F105/06 |
| 代理公司: | 鄭州龍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6 | 代理人: | 軒麗杰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州***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洗衣機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洗衣機,屬于洗衣機技術領域,包括殼體、內膽、洗衣倉、控制模塊,還包括進排氣模塊、將水從洗衣倉上方的噴淋頭噴向衣物的循環噴水清洗模塊,進排氣模塊包括高壓氣流風機和進風管道,外界空氣經高壓氣流風機、進風管道進入洗衣倉以吹散衣物后從排風管排入外界;所述循環噴水清洗模塊包括設置在洗衣倉排水口處的高壓吸水水泵、循環水管、噴淋頭。本發明打破傳統洗衣機的洗滌模式,通過采用高壓氣流風機和高壓吸水水泵,將流體通過一定的壓力形成法向應力和切向應力,流體在壓力下形成流速,在流體水洗滌劑的作用下,織物內的污漬會完全被帶出,空氣流體反復通過織物既能析出污垢,還不損傷衣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洗衣機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洗衣機。
背景技術
從古到今洗衣服都是一項難于逃避的家務勞動,而在洗衣機出現之前,對于許多人而言,它并不像田園詩描繪的那樣充滿樂趣,手搓、棒擊、沖刷、甩打……這些不斷重復的簡單的體力勞動,留給人的感受常常是:辛苦勞累。
1874年,“手洗時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有人發明了木制手搖洗衣機。發明者是美國人比爾·布萊克斯。布萊克斯的洗衣機構造極為簡單,是在木筒里裝上6塊葉片,用手柄和齒輪傳動,使衣服在筒內翻轉,從而達到“凈衣”的目的。這套裝置的問世,讓那些為提高生活效率而冥思苦想的人士大受啟發,洗衣機的改進過程開始大大加快。
電動洗衣機幾經完善,在1922年迎來一種嶄新的洗衣方式“攪拌式”。攪拌式洗衣機由美國瑪依塔格公司研制成功。這種洗衣機是在筒中心裝上一個立軸,在立軸下端裝有攪拌翼,電動機帶動立軸,進行周期性的正反擺動,使衣物和水流不斷翻滾,相互摩擦,以此滌蕩污垢。攪拌式洗衣機結構科學合理,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不過10年之后,美國本德克斯航空公司宣布,他們研制成功第一臺前裝式滾筒洗衣機,洗滌、漂洗、脫水在同一個滾筒內完成。這意味著電動洗衣機的型式躍上一個新臺階,朝自動化又前進了一大步!直至今日,滾筒式洗衣機在歐美國家仍得到廣泛應用。
洗衣機的發展,解脫了廣大家庭婦女繁重的家務勞動,為人類擁有潔凈健康的服飾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現有的家用洗衣機中大都采取攪拌、翻滾、沖刷式的操作模式,對衣物的表面污漬確實能起到一定清洗作用,但沒有從根本上快速徹底的清洗干凈,尤其是對織物內部的污漬更是望“塵”默然。這些洗衣機的攪拌、翻滾、模式水流往往是一個方向旋轉,形成一個離心渦流現象,采取反轉只是在瞬間產生的逆流,摩擦力不足以沖擊織物內部隱藏的污漬,而且需要大量的水量,反復沖洗,在攪拌過程中很容易將衣物扯爛變形,并費時、費水且清洗不徹底,離心脫水后衣物皺皺巴巴,需要熨燙方能穿戴,凡是經洗衣機洗過的淺顏色衣物均不能清洗干凈。高檔衣物更不能經洗衣機洗滌,否則必然變形失色。
人工洗衣為何及干凈又不損傷衣物呢,因為人工洗衣的方式即為搓揉、擠壓、捶打等方式,這些方式能是衣物相互產生較柔摩擦和擠壓力,織物內的污漬在摩擦、壓力和擠出的作用下,污漬被擠出從而達到清洗干凈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洗衣機,通過加入進排氣模塊和循環噴水清洗模塊,通過高壓氣流風機和高壓吸水水泵,將流體(空氣和水)通過一定的壓力形成法向應力和切向應力,流體在壓力下形成流速,通過控制模塊使流速快速反復的穿過織物纖,維形成輕柔的摩擦力,如同搓揉、擠壓、錘擊的作用,在流體水洗滌劑的作用下,會織物內的污漬會完全被帶出,空氣流體反復通過織物既能析出污垢,還在洗滌結束后利用加熱裝置下加熱45°左右在風速作用下烘干殺菌,從而達到洗滌、烘干、殺菌、消毒衣物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葛榮超,未經葛榮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9747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