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子設備及其生產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97230.3 | 申請日: | 2020-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913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4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02 | 分類號: | 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昊天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施敬勃 |
| 地址: | 523863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設備 及其 生產工藝 | ||
本申請公開一種電子設備,其包括殼體、顯示屏(100)、透光蓋板(200)和光學功能模組(300),顯示屏(100)設置于殼體上,顯示屏(100)與殼體形成設備內腔,光學功能模組(300)設在設備內腔中,顯示屏(100)設有透光通孔(110),透光蓋板(200)覆蓋在顯示屏(100)上,且覆蓋透光通孔(110),透光蓋板(200)朝向顯示屏(100)的表面開設有凹槽(210),光學功能模組(300)的第一端穿過透光通孔(110)和凹槽(210)的槽口伸至凹槽(210)內。上述方案可以解決由于光學功能模組與顯示屏的開口處的邊緣容易出現碰撞而導致的顯示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子設備及其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對大屏電子設備需求的增加,具有高屏占比特點的電子設備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們的青睞,為電子設備配置屏下攝像頭也已經成為了一種新的趨勢。
目前,市面上已經存在的在屏下安裝攝像頭的電子設備還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具體地,安裝在顯示屏的開孔處的前置攝像頭存在與開孔處邊緣碰撞的風險,撞擊會使得顯示屏在開孔的邊緣處容易出現裂紋,進而導致顯示屏產生顯示問題,例如顯示屏呈現為“葫蘆屏”,這會影響用戶的使用。
當然,不局限于前置攝像頭,電子設備的其它配置在屏下的光學功能模組也存在相同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公開一種電子設備及其生產工藝,以解決由于光學功能模組與顯示屏的開口處的邊緣出現碰撞而導致的顯示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電子設備,包括殼體、顯示屏、透光蓋板和光學功能模組,所述顯示屏設置于所述殼體上,所述顯示屏與所述殼體形成設備內腔,所述光學功能模組設在所述設備內腔中,所述顯示屏設有透光通孔,所述透光蓋板覆蓋在所述顯示屏上,且覆蓋所述透光通孔,所述透光蓋板朝向所述顯示屏的表面開設有凹槽,所述光學功能模組的第一端穿過所述透光通孔和所述凹槽的槽口伸至所述凹槽內。
一種電子設備的生產工藝,所述電子設備為上文所述的電子設備,所述生產工藝包括:
在所述透光蓋板開設有所述凹槽以及在所述顯示屏開設透光通孔;
將所述透光蓋板與所述顯示屏連接,以使所述透光通孔與所述凹槽相對,所述凹槽的底壁、所述凹槽的側壁及所述透光通孔的內側端口所在的表面的部分區域圍成環狀容納空間;
通過噴射裝置向所述環狀容納空間內噴射所述阻光粘接部;
將所述光學功能模組穿過所述透光通孔伸至所述凹槽內,以使所述阻光粘接部與所述光學功能模組粘接。
本申請采用的技術方案能夠達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的電子設備,通過對背景技術中的電子設備的結構進行改進,通過在透光蓋板開設凹槽以及在顯示屏開設透光通孔,從而使得設置在設備內腔中的光學功能模組的第一端能夠穿過透光通孔和凹槽的槽口,并伸至凹槽內,從而能夠使得光學功能模組的端部錯開透光通孔,進而與顯示屏錯開。在此種情況下,在電子設備發生跌落或受到磕碰的情況下,電子設備的第一端產生的擺動不會觸碰顯示屏,從而能夠避免對顯示屏產生損壞,進而能夠解決由于光學功能模組與顯示屏發生碰撞而產生的顯示問題。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申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申請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申請,并不構成對本申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公開的電子設備的部分結構的剖視圖;
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公開的透光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申請實施例公開的電子設備的部分結構的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未經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9723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試驗用線整理裝置
- 下一篇:一種電力機車保護邏輯測試系統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