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骨關節矯形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95526.1 | 申請日: | 2020-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863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3 |
| 發明(設計)人: | 吳濱濱;柳麗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濱濱 |
| 主分類號: | A61F5/01 | 分類號: | A61F5/01;A61H23/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誠化育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劉英 |
| 地址: | 2660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關節 矯形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骨關節矯形器,包括主固定環和輔助固定環,且輔助固定環處于主固定環的右側處,主固定環共設置有兩個,兩個主固定環相互靠近的一側固定設置有主加固桿,輔助固定環共設置有兩個。通過主固定環、主加固桿、上夾持環、輔助固定環、輔助加固桿和下夾持環,可以實現對患者骨關節的穩定分段夾持,避免在實際的夾持過程中,不方便使用者對患者的皮膚進行清潔,同時提高該骨關節矯形器的矯形效果,通過旋轉卡齒和固定卡齒,可以實現對兩段的主加固桿和輔助加固桿進行角度調整,避免骨關節錯位康復,通過按摩環、震動電機和按摩塊,可以實現對患者的肌肉組織進行按摩,避免夾持導致的血液不流通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骨關節康復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骨關節矯形器。
背景技術
骨關節由相鄰的骨之間借結締組織構成的囊相連。骨與骨間接連接稱骨關節。相對的骨面之間有腔隙,腔內含有少量滑液。它的活動幅度較大,每個關節都有關節面、關節囊、關節腔。某些關節還有韌帶、關節盤和半月板等輔助結構。
目前對于骨關節的恢復和矯形,多數需要采用矯形器對其進行矯正,但是現有的矯形器多數采用剛性部件直接進行固定矯正,首先在使用的過程中,夾持和固定的效果有限,會導致骨關節的兩端發生錯位,不利于提高矯正的效果,其次是在矯正的過程中,不利于對骨關節的康復角度進行調整,在日常的康復過程中,骨關節可能會發生一定角度的錯位,不利于完整的矯形復位,最后就是在長期的矯形過程中,傳統的矯形器不利于對皮膚的快速清潔,導致患者的矯形舒適度不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通過主固定環、主加固桿、上夾持環、輔助固定環、輔助加固桿和下夾持環,可以實現對患者骨關節的穩定分段夾持,避免在實際的夾持過程中,不方便使用者對患者的皮膚進行清潔,同時提高該骨關節矯形器的矯形效果,通過旋轉卡齒和固定卡齒,可以實現對兩段的主加固桿和輔助加固桿進行角度調整,避免骨關節錯位康復,通過按摩環、震動電機和按摩塊,可以實現對患者的肌肉組織進行按摩,避免夾持導致的血液不流通問題。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骨關節矯形器,包括主固定環和輔助固定環,且輔助固定環處于主固定環的右側處,所述主固定環共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主固定環相互靠近的一側固定設置有主加固桿,所述輔助固定環共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輔助固定環相互靠近都一側固定設置有多個輔助加固桿,其中一個所述輔助固定環的外壁一側固定設置有密封墊,且密封墊遠離輔助固定環的外壁一側固定設置有旋轉卡齒,另外一個所述輔助固定環的外壁一側固定設置有腳踝固定板,所述旋轉卡齒遠離密封墊的一側固定設置有旋轉塊,且旋轉塊的外壁轉動套設于主固定環的內側處,其中一個所述主固定環的頂部固定設置有安裝筒,且安裝筒的內側滑動設置有調整栓,并且安裝筒的內壁頂部固定設置有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的底端固定設置于調整栓的外壁處,所述調整栓的底端固定設置有固定卡齒,且固定卡齒的一端互動嵌設于主固定環的內側處,并且固定卡齒與旋轉卡齒相互匹配,所述主加固桿的外壁處滑動套設有上夾持環,所述輔助加固桿的外壁處滑動套設有下夾持環。
進一步的,所述上夾持環與下夾持環的內壁底部處均固定設置有兩個緩沖塊,且兩個緩沖塊的頂部均固定設置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頂部均黏合設置有緩沖氣囊,所述支撐板的外壁兩側均黏合設置有夾持膠條。
進一步的,所述夾持膠條的外壁軸線處均向外延伸設置有牽引柱,且牽引柱的一端分別貫穿設置于上夾持環與下夾持環的內壁處,所述上夾持環與下夾持環的外壁均固定設置有多個牽引螺母,且牽引螺母的內側均螺紋連接有牽引螺栓,所述牽引螺栓的底端均轉動設置于牽引柱的一端處。
進一步的,所述主加固桿與輔助加固桿的外壁均套設有按摩環,且按摩環的內側均開設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主加固桿與輔助加固桿相互匹配,所述按摩環的內側均通過螺栓固定設置有多個震動電機,且多個震動電機的輸出端通過轉軸轉動設置有按摩塊。
進一步的,所述按摩塊遠離震動電機的一端橫截面呈弧形狀,所述按摩塊呈度夾角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濱濱,未經吳濱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9552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RFID標簽天線阻抗測試方法
- 下一篇:射頻識別RFID抗金屬微帶標簽天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