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觸控屏幕及電子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94613.5 | 申請日: | 2020-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863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祖強;謝嘉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1 | 分類號: | 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昊天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施敬勃 |
| 地址: | 523863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屏幕 電子設備 | ||
本申請公開一種觸控屏幕及電子設備,其中,觸控組件(200)與顯示模組(100)相連,觸控組件(200)包括封裝平坦層(210)、第一觸控部件(220)、第二觸控部件(230)和無機絕緣層(240),無機絕緣層(240)設于封裝平坦層(210)內,觸控屏幕包括可拉伸區域(A)和非拉伸區域(B),封裝平坦層(210)與非拉伸區域(B)相對的區域為第一區域,第一觸控部件(220)被封裝于第一區域內、且設置于無機絕緣層(240)上,封裝平坦層(210)與可拉伸區域(A)相對的區域為第二區域,無機絕緣層(240)上與第二區域相對的部位為挖空區域,第二觸控部件(230)位于可拉伸區域(A)覆蓋的區域內。本方案能夠解決背景技術中的顯示模組可拉伸性能較差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觸控屏幕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設備的快速發展,電子設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諸如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在人們的工作、生活、娛樂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多的作用。
目前,用戶對電子設備的顯示模組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眾所周知的顯示模組包括液晶顯示器、等離子體顯示面板、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場效應顯示器、電泳顯示器等。隨著顯示技術的發展,又出現了形態各異的顯示器件,以豐富人們的生活。可拉伸顯示模組由于其獨特新穎的可拉伸性能,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可拉伸顯示模組通常包括彈性襯底、設置在彈性襯底上的至少兩個島以及島與島之間連接的導線,島上設置有發光元件及與發光元件連接的電極,其中,島上的電極與彈性襯底上的導線電連接。在運行時,可以通過島與島之間的間隙進行屏幕的拉伸。
通常情況下,顯示模組的觸控面板會增加顯示模組的厚度,從而不利于顯示模組進行拉伸,導致顯示模組的可拉伸性能較差。基于此,相關技術中有將觸控電路設置于發光元件的基層上,為了提升顯示模組具有可拉伸性能,需要將顯示模組中的無機基層替換為有機基層。但是,由于有機基層與無機基層之間的厚度及其介電常數的差異較大,不僅影響顯示模組的整體設計,而且,由于顯示模組的制造設備需求不同,替換成有機基層需要新的制造設備,這不利于顯示模組的成本控制。
發明內容
本申請公開一種顯示模組及電子設備,能夠解決背景技術所述的顯示模組可拉伸性能較差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觸控屏幕,包括顯示模組和觸控組件,所述觸控組件與所述顯示模組相連,所述觸控組件包括封裝平坦層、第一觸控部件、第二觸控部件和無機絕緣層,所述無機絕緣層設于所述封裝平坦層內,所述觸控屏幕包括可拉伸區域和非拉伸區域,所述封裝平坦層與所述非拉伸區域相對的區域為第一區域,所述第一觸控部件被封裝于所述第一區域內、且設置于所述無機絕緣層上,所述封裝平坦層與所述可拉伸區域相對的區域為第二區域,所述無機絕緣層上與所述第二區域相對的部位為挖空區域,所述第二觸控部件位于所述可拉伸區域覆蓋的區域內。
一種電子設備,包括上文所述的觸控屏幕。
本申請采用的技術方案能夠達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的觸控屏幕通過對背景技術中所述的觸控屏幕的結構進行改進,將第一觸控部件設置在封裝平坦層與非拉伸區域相對的第一區域以及將第二觸控部件設置在封裝平坦層與可拉伸區域相對的第二區域,從而使得可拉伸區域和非拉伸區域分別通過第一觸控部件和第二觸控部件實現觸控,同時將觸控組件中位于可拉伸區域的第一觸控部件設計成無需有機絕緣層的結構,從而能夠將可拉伸區域的厚度減薄,從而確保可拉伸區域能夠被觸控的同時,還能夠進一步減薄、強度也進一步降低,最終使得可拉伸區域的可拉伸性能進一步提升,進而能解決相關技術中的顯示模組可拉伸性能較差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公開的第一種觸控屏幕的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未經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9461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