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代塑材料的生產線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94315.6 | 申請日: | 2020-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6517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永龍;程武林;楊海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興旺環保代塑材料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B9/06 | 分類號: | B29B9/06;B29B7/7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56 | 代理人: | 楊磊 |
| 地址: | 518101 廣東省深圳市新安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材料 生產線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代塑材料的生產線,包括的高混機和密煉機,高混機包括第一驅動機構、攪拌件以及料筒,攪拌件包括桿體和四個槳葉,各槳葉間隔設置在桿體上,桿體以可轉動的方式設置在料筒內,第一驅動機構設置在料筒的外側且與桿體傳動連接,密煉機包括殼體、設于殼體外側的第二驅動結構和設于殼體內部的剪切機構,剪切機構與第二驅動機構傳動連接,剪切機構包括彼此嚙合的第一螺桿、第二螺桿和第三螺桿,第一螺桿、第二螺桿和第三螺桿之間形成有用于剪切的密煉空間。攪拌件上的四個槳葉在料筒內高速旋轉使物料被充分攪拌、摩擦以及對撞,密煉機內相鄰兩個螺桿嚙合位置對物料剪切、攪拌、分散和混合,為生產高質量的代塑材料提供了保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塑料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代塑材料的生產線。
背景技術
本部分提供的僅僅是與本公開相關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現有技術。
代塑材料是指由超出常規添加量的助劑和填料加入載體樹脂中而制得的一種新型塑料成型加工材料。在成型塑料制品時,可直接加入代塑材料,無需再補充樹脂或者助劑,就能使制品達到預定的性能,從而簡化了下游客戶的生產工藝,提高了生產效率及制品的性能指標。代塑材料在制造生產過程中需要采用多種機器設備,主要包括有高混機、密煉機、擠出機以及切粒機等。
現有技術中,高混機由于結構的限制,在對物料進行處理的過程中存在攪拌、摩擦、對撞作用不足的問題,降低了代塑材料的質量;另外,密煉機內具有盲區及死角,密煉時無法實現全方位、無死角地對物料進行剪切攪拌、混合分散以及塑化均化等操作,降低了代塑材料的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至少解決如何提高代塑材料的質量的問題。該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的提出了一種用于代塑材料的生產線,所述用于代塑材料的生產線包括依次設置的:
高混機,所述高混機包括第一驅動機構、攪拌件以及料筒,所述攪拌件包括桿體和四個槳葉,各所述槳葉間隔設置在所述桿體上,所述桿體以可轉動的方式設置在所述料筒內,所述第一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料筒的外側且與所述桿體傳動連接;
密煉機,所述密煉機設置在所述高混機的下游,所述密煉機包括殼體、設于所述殼體外側的第二驅動結構和設于所述殼體內部的剪切機構,所述剪切機構與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傳動連接,所述剪切機構包括彼此嚙合的第一螺桿、第二螺桿和第三螺桿,所述第一螺桿、所述第二螺桿和所述第三螺桿之間形成有用于剪切的密煉空間。
根據本發明的用于代塑材料的生產線,其中,高混機與密煉機相鄰設置在擠出機的上游,并且高混機位于密煉機的上游,高混機在運行時,攪拌件上的四個槳葉在料筒內高速旋轉,以使設置在料筒內的物料被充分攪拌、摩擦以及對撞,經過高混機處理后的物料進入密煉機,并且進入到密煉機的第一螺桿、第二螺桿和第三螺桿形成的密煉空間內,相鄰兩個螺桿嚙合位置對物料的剪切、攪拌、分散和混合,從而為生產出高質量的代塑材料提供了保證。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用于代塑材料的生產線,還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桿體沿所述料筒的豎直方向設置,各所述槳葉沿所述桿體的軸向間隔設置,并且各所述槳葉沿所述桿體的周向呈錯開的方式設置。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驅動機構能夠使得所述攪拌件的轉速大于1500r/min。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高混機還包括:
基座,所述料筒和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分別設置在所述基座上;
平衡機構,所述平衡機構與所述基座配合,用于保持所述高混機穩定。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平衡機構包括:
橫向緩沖件,所述橫向緩沖件與所述基座配合,用于減弱所述基座受到的橫向振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興旺環保代塑材料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深圳興旺環保代塑材料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9431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