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大跨度鋼結構通廊跨越河道的吊裝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94307.1 | 申請日: | 2020-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5633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雙慶;逯信;葉小寶;劉春在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華冶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C13/08 | 分類號: | B66C13/08;B66C1/12;E04G2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鴻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湯迎春;袁文婷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大興***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跨度 鋼結構 跨越 河道 吊裝 方法 | ||
1.一種大跨度鋼結構通廊跨越河道的吊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10:在河道的第一岸邊完成通廊的整體拼裝,將所述通廊與所述河道平行放置;
S120:在所述第一岸邊,通過第一履帶吊車吊裝所述通廊的第一端,通過第二履帶吊車吊裝所述通廊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履帶吊車和所述第二履帶吊車同時起吊后,所述第一履帶吊車的位置不動,所述第一履帶吊車的轉桿向所述河道的第二岸邊轉動,所述第二履帶吊車向所述第一履帶吊車的位置移動;其中所述第二岸邊為所述第一岸邊的對岸;
S130:在所述第二岸邊采用第三履帶吊車吊裝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履帶吊車向遠離所述第一岸邊的方向移動并改為吊裝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履帶吊車撤出吊裝;
S140:通過所述第一履帶吊車和所述第三履帶吊車將所述通廊吊裝到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鋼結構通廊跨越河道的吊裝方法,其特征在于,設定所述通廊的重量為m,在S120中,所述第一履帶吊車的吊裝力為51.5%×m,所述第二履帶吊車的吊裝力為48.5%×m。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度鋼結構通廊跨越河道的吊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履帶吊車的吊裝點距離所述第一端的端部具有第一設定距離,所述第二履帶吊車的吊裝點為所述第二端的端部。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鋼結構通廊跨越河道的吊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30中,所述第三履帶吊車的吊裝力和所述第一履帶吊車的吊裝力相同。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大跨度鋼結構通廊跨越河道的吊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履帶吊車的吊裝點距離所述第一端的端部具有第二設定距離,所述第一履帶吊車的吊裝點距離所述第二端的端部具有第二設定距離。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鋼結構通廊跨越河道的吊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履帶吊車的轉桿向所述第二岸邊轉動的過程中,在所述第三履帶吊車的轉桿能夠吊到所述第一端時,所述第一履帶吊車即撤出所述第一端的吊裝;并且,所述第三履帶吊車和所述第一履帶吊車分別位于所述通廊的兩側。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鋼結構通廊跨越河道的吊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履帶吊車為320噸履帶吊車,所述第二履帶吊車為70噸履帶吊車,所述第三履帶吊車為180噸履帶吊車。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鋼結構通廊跨越河道的吊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履帶吊車、所述第二履帶吊車和所述第三履帶吊車均采用兩股鋼絲繩進行吊裝。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大跨度鋼結構通廊跨越河道的吊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兩股鋼絲繩分別鉤在所述通廊的寬度方向的兩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華冶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華冶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9430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