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凸塊結構及制造凸塊結構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93620.3 | 申請日: | 2020-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5070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慶裕;鄭明達;翁明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1/48 | 分類號: | H01L21/48;H01L23/4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億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趙艷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構 制造 方法 | ||
1.一種制造凸塊結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基板上形成鈍化層;
在所述基板上方形成金屬襯墊結構,其中所述鈍化層圍繞所述金屬襯墊結構;
在所述鈍化層和所述金屬襯墊結構上方形成包含聚酰亞胺的聚酰亞胺層;以及
在所述金屬襯墊結構和所述聚酰亞胺層上形成金屬凸塊,其中所述聚酰亞胺是二酐和二胺的反應產物,其中所述二酐和所述二胺中的至少一者包括選自由以下項組成的組的一者:環烷烴、稠環、雙環烷烴、三環烷烴、雙環烯烴、三環烯烴、螺烷烴和雜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所述鈍化層包括:
在所述基板上方形成第一鈍化層;以及
在所述第一鈍化層上方形成第二鈍化層,
其中所述第一鈍化層和所述第二鈍化層由不同的材料制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所述聚酰亞胺層包括:
在所述鈍化層上方形成包含第一聚酰亞胺的第一聚酰亞胺層;以及
形成包含第二聚酰亞胺的第二聚酰亞胺層,
其中所述第一聚酰亞胺和所述第二聚酰亞胺中的每一者是二酐和二胺的反應產物,
其中所述二酐和所述二胺中的至少一者包括選自由以下項組成的組的一者:環烷烴、稠環、雙環烷烴、三環烷烴、雙環烯烴、三環烯烴、螺烷烴和雜環,并且
所述第一聚酰亞胺和所述第二聚酰亞胺是不同的。
4.一種制造凸塊結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基板上形成鈍化層;
在所述基板上方形成金屬襯墊結構,其中所述鈍化層圍繞所述金屬襯墊結構;
在所述鈍化層和所述金屬襯墊結構上方形成包含聚酰亞胺的聚酰亞胺層;以及
在所述金屬襯墊結構和所述聚酰亞胺層上形成金屬凸塊,
其中所述金屬凸塊與所述金屬襯墊結構電接觸,并且
所述聚酰亞胺層通過粘附促進劑粘附至所述鈍化層和所述金屬襯墊結構,其中所述粘附促進劑化學鍵合至所述聚酰亞胺、所述鈍化層和所述金屬襯墊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所述聚酰亞胺層包括:
組合聚酰胺酸、粘附促進劑和第一溶劑以形成聚酰胺酸組合物;
將所述聚酰胺酸組合物施加到所述鈍化層和金屬襯墊結構;以及
將所述聚酰胺酸組合物加熱至在150℃至350℃范圍內的溫度,以將所述聚酰胺酸轉化為所述聚酰亞胺。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酰胺酸是二酐和二胺的反應產物,其中所述二酐和所述二胺中的至少一者包括選自由以下項組成的組的一者:環烷烴、稠環、雙環烷烴、三環烷烴、雙環烯烴、三環烯烴、螺烷烴和雜環。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粘附促進劑包含螯合基團、硅烷醇基團和交聯劑基團。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螯合基團包含N、O、S或鹵素中的至少一者。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螯合基團包括硫醇、環硫乙烷、硫雜丙烯環、硫雜環丁烷、硫雜環戊烷、噻吩、硫雜環己烷、噻喃、硫雜環庚烷、硫環庚三烯、2,3-二氫噻吩、2,5-二氫噻吩、羥基、羧基、環氧乙烷、環氧乙烯、氧雜環丁烷、氧代戊烷、呋喃、環氧乙烷、吡喃、環氧己烷、氧雜環庚三烯、2,5-二氫呋喃、2,3-二氫呋喃、胺、氮丙啶、氮雜環丁烷、氮雜環丁二烯、吡咯烷、吡咯、哌啶、吡啶、氮雜環庚烷、氮雜環庚三烯、1-吡咯啉、2-吡咯啉、3-吡咯啉、二氫吡啶、氰基、氟基、氯基、溴基或碘基中的至少一者。
10.一種凸塊結構,所述凸塊結構包括:
鈍化層,所述鈍化層圍繞金屬襯墊;
聚酰亞胺層,所述聚酰亞胺層包含設置在所述鈍化層和所述金屬襯墊上方的聚酰亞胺;和
金屬凸塊,所述金屬凸塊設置在所述金屬襯墊和所述聚酰亞胺層上方,
其中所述金屬凸塊與所述金屬襯墊電接觸,并且
所述聚酰亞胺是二酐和二胺的反應產物,其中所述二酐和所述二胺中的至少一者包括選自由以下項組成的組的一者:環烷烴、稠環、雙環烷烴、三環烷烴、雙環烯烴、三環烯烴、螺烷烴和雜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9362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半導體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模型預測相互作用控制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21-00 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半導體或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設備
H01L21-02 .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4 .非專門適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組的單個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導體器件之外的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的測試或測量
H01L21-67 .專門適用于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的裝置;專門適合于在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晶片的裝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內或其上形成的多個固態組件或集成電路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集成電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