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眼袋、黑眼圈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92479.5 | 申請日: | 2020-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745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翔;楊鳳姣;萬婧雯;李運帆;易文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534 | 分類號: | A61K36/534;A61P27/02;A61K36/488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峽;張娟 |
| 地址: | 610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眼袋 黑眼圈 藥物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用途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眼袋、黑眼圈的藥物組合物,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葛根3~6份、薄荷1份。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無毒副作用,經臨床驗證,本發明藥物組合物能明顯改善眼周的灰暗狀態,其療效、安全性和經濟效益良好,為臨床治療眼袋、黑眼圈提供了新的用藥選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眼袋、黑眼圈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術
眼袋是人面部老化的表現,是由于下眼瞼皮膚、眼輪匝肌、眶膈膜蛻變松弛、眶脂肪移位、脫垂等病理改變導致下眼瞼組織不同程度的臃腫、膨隆或下垂,形成袋狀結構,故而得名,分為單純皮膚松弛型、皮膚輪廓肌松弛型、輪廓肌肥厚型、輪眶肌松弛合并眶脂肪膨出型、真性眶內脂肪過多型及混合型?!昂谘廴?Dark circle)”或“熊貓眼”并不是一種正式的醫學術語,只是現代人根據其眼周灰暗的狀態給予此命名,是指雙側眶周上下眼瞼皮膚外觀顏色較正常皮膚相對深,呈青黑或紫黑色、環形,一般以下眼瞼為主的一類疾病。它的病因復雜,目前根據不同病因及臨床表現,將此病分為四類:色素型、血管型、結構型和混合型四類,也有文獻將其分為血管型,體質型,炎癥后色素沉著型和影子效應四類。
眼袋、黑眼圈雖有手術、藥物(維生素內服補充)、激光、針刺、艾灸、或外敷等治療能夠一定程度上減輕眼袋、黑眼圈的報道,但效果往往不盡人意,藥物及其他治療療程長、費用高,手術治療痛苦、價格昂貴、復發率高,所以尋找一種副作用小、操作簡便、效果明顯、經濟實惠的治療眼袋、黑眼圈的方法,尤其重要。
葛根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lBenth的干燥根,甘葛藤又習稱為粉葛,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藥典》中記載“葛根味甘、辛,性涼,歸脾、胃、肺經,解肌退熱,生津止渴,透疹,升陽止瀉,通經活絡,解酒毒”,現代藥理研究也發現葛根還具有抗氧化、改善外周血液循環等作用。薄荷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薄荷的莖葉,味辛,性涼,歸肺、肝經,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之功,現代藥理研究還發現薄荷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輻射、滲透促進、抗組胺、抗過敏等功能。
盡管葛根與薄荷作為中醫治療的原料藥在多種疾病治療領域已有廣泛的應用,然而目前還未見僅使用葛根、薄荷治療眼袋、黑眼圈的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副作用小、操作簡便、效果明顯、經濟實惠的治療眼袋、黑眼圈的藥物組合物。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眼袋、黑眼圈的藥物組合物,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葛根3-6份、薄荷1份。
進一步地,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葛根6份,薄荷1份。
更進一步地,上述藥物組合物是由葛根、薄荷原料藥的水或有機溶劑提取物為活性成分,加上藥學上常用的輔料或輔助性成分制備而成的制劑。
進一步地,上述制劑為外用制劑。
更進一步地,述外用制劑為熏蒸制劑,優選為溶液劑、散劑、酊劑、醑劑、洗劑、油劑、乳劑、軟膏劑、硬膏劑、糊劑、涂膜劑、膜劑、巴布膏劑、凝膠劑、搽劑、氣霧劑、顆粒劑。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上述藥物組合物的使用方法,它是用藥物組合物加水形成蒸汽對患者眼部進行熏蒸。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取各重量配比原料藥加水煎煮,分離藥渣和藥液;
(2)濃縮、精制、干燥步驟(1)所得藥液,加上藥學上可用的輔料或輔助性成分制備成制劑。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的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眼袋、黑眼圈的藥物中的用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未經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9247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