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成像檢測方法、裝置、電子設備、系統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92413.6 | 申請日: | 2020-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121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1 |
| 發明(設計)人: | 毛藝霖;朱玲;陶榮能;閆瑩瑩;池曉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移(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17/00 | 分類號: | H04N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麗杰 |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成像 檢測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系統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視頻成像技術,公開了一種成像檢測方法、裝置、電子設備、系統、存儲介質。成像檢測方法包括:獲取為終端生成的行為軌跡;控制檢測設備按照行為軌跡操作終端;捕獲操作終端時終端播放畫面的圖像;對圖像進行分析并得到成像檢測結果。本發明實施例成像檢測方法可以代替人工進行檢測,提高檢測的準確性,統一檢測分析標準、得到客觀的檢測結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視頻成像技術,特別涉及成像檢測方法、裝置、電子設備、系統、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虛擬現實(Virtual?Reality,VR)技術利用三維圖形生成技術、多傳感交互技術以及高分辨率顯示技術,生成三維逼真的虛擬環境,用戶需要通過特殊的交互設備才能進入虛擬環境中。
現有的VR視頻成像檢測方法分為針對視頻源的質量分析和針對VR終端的成像的質量分析,對于VR終端的成像檢測,現有的分析方法采用主觀評分的機制,由檢測人員與設備進行交互,通過肉眼觀看視頻,主觀分析視頻成像質量。
因此,現有的VR視頻成像檢測方法存在以下問題:主觀評分機制由檢測人員進行人工檢測,根據主觀體驗評分,檢測分析結果隨著檢測者在檢測時的行為不同、主觀標準不同而變動。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成像檢測方法,可以代替人工進行檢測,提高檢測的準確性,統一檢測分析標準、得到客觀的檢測結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成像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獲取為終端生成的行為軌跡;控制檢測設備按照行為軌跡操作終端;捕獲操作終端時終端播放畫面的圖像;對圖像進行分析并得到成像檢測結果。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還提供了一種成像檢測裝置,包括:觸發模塊,用于獲取為終端生成的行為軌跡,行為軌跡包括以下至少一項:終端的運動軌跡、終端發送的交互指令,控制檢測設備按照行為軌跡操作終端;捕獲模塊,用于捕獲操作終端時終端播放畫面的圖像;分析模塊,用于對圖像進行分析并得到成像檢測結果。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還提供了一種成像質量分析系統,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與至少一個處理器通信連接的存儲器;存儲器存儲有可被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以使至少一個處理器能夠執行上述的成像質量分析方法。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還提供了一種成像檢測系統,包括:上述的電子設備,以及與電子設備通信連接的操作設備。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還提供了一種存儲介質,存儲有計算機程序,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上述的成像質量分析方法。
本發明實施方式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通過獲取模擬用戶操作的行為軌跡,控制操作設備按照行為軌跡操作被測終端,捕獲終端被操作過程中播放的視頻圖像,分析圖像得到檢測結果;由于檢測過程不需要檢測人員參與,可以避免現有技術中由檢測人員人工操作終端、主觀體驗評分帶來的不可控的操作誤差及主觀標準不一致的問題,從而可以提高成像檢測的準確性、統一性及客觀性。
另外,對視頻圖像進行分析,并得到成像檢測結果,包括:從視頻圖像中識別出第一視頻圖像;其中,第一視頻圖像是指操作設備按照行為軌跡中表征預設行為的軌跡段操作過程中,被測終端播放的視頻圖像;對第一視頻圖像進行分析,并得到成像檢測結果。本實施例中,通過只分析表征預設行為的軌跡段的視頻圖像得到視頻成像檢測分析結果,而不需要對捕獲的所有視頻圖像都進行分析,減少了每次需要分析的圖像數量,節約了對攜帶信息量少的圖像所花費的分析時間,提高了檢測的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移(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移(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9241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