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內閱讀燈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91764.5 | 申請日: | 2020-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836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靖凱;吳巍;王增志;冀燕華;孫丙衛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V5/04 | 分類號: | F21V5/04;F21V19/00;F21V23/04;B60Q3/20;B60Q3/82;F21Y115/10;F21W106/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華科專利事務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祿 |
| 地址: | 400023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閱讀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內閱讀燈,包括從下至上依次設在外殼內并配合連接的線路板、透鏡載體和配光鏡,在所述配光鏡一邊的中部設有按鍵,其特征是:在所述透鏡載體上設有透鏡組件,所述透鏡組件由第一透鏡和第二透鏡組成;在所述線路板上設有第一LED光源、第二LED光源、接插件和開關組件;所述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分別與第一透鏡和第二透鏡對應,所述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通過接插件與整車的線束相連接,所述開關組件與所述按鍵對應接觸。本發明能夠使照射區域的燈光均勻、亮度增高,并且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緊湊,便于安裝和運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照明系統,具體涉及一種車內閱讀燈。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汽車已經成為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和運輸工具。當前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對汽車照明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閱讀燈是車輛內部照明燈具,方便乘客在座位上進行文本資料的閱讀。目前比較常規的閱讀燈結構采用LED光源加反射鏡、配光鏡的結構,如CN 204026444U 公開的“一種汽車車頂閱讀燈”、CN209977850U公開的“車內閱讀燈及汽車”,存在閱讀燈燈光均勻性較差、亮度較低等問題。
CN 208124023U公開了“一種LED汽車閱讀燈”,包括上殼體、下殼體、照明組件和控制組件,所述上殼體的下端和下殼體的上端固定連接且兩者之間形成一個容納腔,所述控制組件包括保護墊、控制板和按鈕,控制板的一端設有電路板,按鈕與電路板電性連接,所述上殼體上設有供按鈕貫穿的通孔,照明組件包括LED燈、內透鏡和外透鏡,LED燈與電路板電性連接,內透鏡安裝在LED燈的上端且內透鏡與控制板固定連接,外透鏡固定安裝在內透鏡的上端,外透鏡貫穿按鈕。其有益效果是通過進光面、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的配合使得光照更加均,光線利用率更高,能夠根據環境光適應器自動調節光照亮度。毫無疑問,該專利文獻公開的技術方案是所屬技術領域的一種有益的嘗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車內閱讀燈,其能夠使照射區域的燈光均勻、亮度增高,并且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緊湊,便于安裝和運輸。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車內閱讀燈,包括從下至上依次設在外殼內并配合連接的線路板、透鏡載體和配光鏡,在所述配光鏡一邊的中部設有按鍵,其特征是:在所述透鏡載體上設有透鏡組件,所述透鏡組件由第一透鏡和第二透鏡組成;在所述線路板上設有第一LED光源、第二LED光源、接插件和開關組件;所述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分別與第一透鏡和第二透鏡對應,所述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通過接插件與整車的線束相連接,所述開關組件與所述按鍵對應接觸。
進一步,在所述外殼內的底部設有第一定位銷、第二定位銷、兩個螺釘孔和兩道豎直的導向槽,在所述外殼的內側壁上設有多條導向筋和多個卡子,在所述外殼的右端底部設有接插件開孔,該接插件開孔與所述接插件配合;
在所述線路板上還設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兩個過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分別與所述第一定位銷和第二定位銷對應配合;兩個所述過孔分別與兩個所述螺釘孔對應。
進一步,在所述透鏡載體的左端部設有第一圓形孔、右端部設有第二圓形孔,在靠近所述第一圓形孔和第二圓形孔的下邊分別設有第一卡扣,在靠近所述第一圓形孔和第二圓形孔的上邊分別設有第二卡扣;在靠近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外側分別設有導向卡槽;所述第一圓形孔和第二圓形孔分別與所述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對應;
在所述透鏡載體的中部設有兩個螺釘柱,兩個所述螺釘柱分別與兩個所述過孔對應;兩顆螺釘分別依次穿過所述螺釘孔、過孔與所述螺釘柱配合連接,將所述透鏡載體、線路板固定連接在所述外殼內,并且所述透鏡載體上的多道所述導向卡槽分別與所述外殼的多條所述導向筋一一對應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9176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