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生物肥料發酵罐及微生物肥料生產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91574.3 | 申請日: | 2020-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626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1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宣祖道 | 
| 主分類號: | C05F17/964 | 分類號: | C05F17/964;C05F17/979;C05F17/99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3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生物 肥料 發酵 生產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微生物肥料發酵罐及微生物肥料生產系統,包括發酵罐罐體,所述發酵罐罐體的右側設有粉碎設備,所述粉碎設備的右側設有篩分設備,所述篩分設備的右側設有造粒設備,所述造粒設備的右側設有冷卻設備。該微生物肥料發酵罐及微生物肥料生產系統,相對于傳統技術,具有以下優點:通過發酵罐罐體各部件之間的配合,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之間為相對真空環境,能夠有的阻隔第二罐體內部溫度向外界的擴散,同時陶瓷纖維層能夠提升第二罐體的隔熱性能,使得發酵罐的隔熱性能得以明顯加強,利于第二罐體內部微生物的穩定發酵。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肥料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微生物肥料發酵罐及微生物肥料生產系統。
背景技術
微生物肥料產品,屬國家21世紀初科技發展規劃編制《重點領域指南》六大優先發展創新方向,也是中國21世紀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的“朝陽產業”產品,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復合酶為生物肥料發酵劑菌種,將肥料原料轉化為微生物菌體蛋白、生物活性小肽類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復合酶制劑為一體生物發酵肥料,該產品不但可以彌補常規肥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而且能使其它粗肥料原料營養成份迅速轉化,達到增強消化吸收利用效果,,微生物肥料發酵生產過程中,一般將拌料和發酵環節分開,在拌料過程中一般采用普通攪拌裝置,發酵原料與菌液的接觸面積小,不易攪拌均勻,不能實現邊加菌液邊拌料的生產,而且由于將菌液與發酵原料一次性混入,發酵原料易產生結塊的現象,直接添加攪拌,費時較長,同時,現有拌料過程中一般為人工手動操作,難以把握具體量,容易對后期的發酵品質造成影響,為解決上述存有問題,現有技術中的微生物肥料發酵罐及微生物肥料生產系統得以進行應用,但是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依舊存有以的弊端,例如發酵罐罐體自身的隔熱性能較為一般,不利于罐體內部微生物的穩定發酵。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微生物肥料發酵罐及微生物肥料生產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發酵罐罐體自身的隔熱性能較為一般,不利于罐體內部微生物的穩定發酵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微生物肥料發酵罐及微生物肥料生產系統,包括發酵罐罐體,所述發酵罐罐體的右側設有粉碎設備,所述粉碎設備的右側設有篩分設備,所述篩分設備的右側設有造粒設備,所述造粒設備的右側設有冷卻設備,所述冷卻設備的右側設有定量自動分裝設備,所述定量自動分裝設備的右側設有設有電器控制柜,所述發酵罐罐體的左側設有除塵機構,所述除塵機構的左側設有廢氣排放設備,所述廢氣排放設備的左側設有廢氣監測設備;
所述發酵罐罐體包括第一罐體、第二罐體、陶瓷纖維層、出料管、進料管和溫度監測儀;
所述第一罐體的內部設有第二罐體,所述第二罐體與第一罐體的內部底端固定相連,所述第一罐體的內壁設有陶瓷纖維層,所述陶瓷纖維層的外壁與第一罐體的內壁固定相連,所述第一罐體的上表面左側設有進料管,所述進料管的外壁與第一罐體的接觸面固定相連,所述進料管與第二罐體固定相連,所述進料管與第二罐體的內部互為連通,所述第一罐體的下表面設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與第一罐體的接觸面固定相連,所述出料管與第二罐體的內部互為連通,所述第二罐體的外壁左側下方安裝有溫度監測儀。
優選的,所述第二罐體的內部設有攪拌裝置。
優選的,所述第一罐體的上方右側設有控溫機構;
所述控溫機構包括豎管、U型管、控制閥、接頭、冷水循環管和熱氣循環管;
所述豎管位于第一罐體的上表面右側,所述豎管的外壁與第一罐體固定相連,所述豎管的外壁底端與第二罐體的接觸面固定相連,所述豎管與第二罐體的內部互為連通,所述豎管的頂端設有U型管,所述U型管與豎管固定相連,所述U型管的管路上安裝有控制閥,所述U型管的頂端設有接頭,所述接頭與U型管固定相連,所述冷水循環管安裝在第二罐體的內部,所述冷水循環管的一部分貫穿第一罐體,所述冷水循環管的外壁與第一罐體的接觸面固定相連,所述熱氣循環管安裝在第一罐體的內部,所述熱氣循環管的一部分貫穿第一罐體,所述熱氣循環管的外壁與第一罐體的接觸面固定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宣祖道,未經宣祖道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9157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