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超聲波的污泥脫水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91185.0 | 申請日: | 2020-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095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宜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家港東藝超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1/15 | 分類號: | C02F11/15;C02F11/121 |
| 代理公司: | 蘇州潤桐嘉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徐鳴 |
| 地址: | 215600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超聲波 污泥 脫水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超聲波的污泥脫水裝置,涉及超聲波脫水技術領域,包括:入料機構、超聲處理室、伸縮裝置、壓力球、束壓器。首先通過第一超聲波單元促使比重不同的污泥與水進行分離,從而使得水從分離腔進入通水槽被抽走,之后通過壓力球擠壓污泥的中心部,不僅使得第二超聲波單元對難處理的中心部進行污泥與水的分離,使得水順著壓力球進入到通水槽被抽走,還通過和束壓器的配合將污泥集中成小部分進行擠壓成條狀,進一步加強污泥與水的分離,使得污泥順著壓力增大后被動打開的束壓器中金屬彈片構成的狹道中排出。其中,超聲波單元還能有效進行滅菌處理,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污泥脫水設備不能充分滿足污泥脫水要求,不利于環保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超聲波脫水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超聲波的污泥脫水裝置。
背景技術
污泥是由水和污水處理過程所產生的固體沉淀物質。污泥是污水處理后的產物,是一種由有機殘片、細菌菌體、無機顆粒、膠體等組成的極其復雜的非均質體。
在對污水處理過程中需要進行絮凝沉降形成污泥,由于污泥中含有95%以上的水分,因此,為了環保,需要對污泥進行脫水處理。現有的污泥脫水設備存在如下缺陷:現有的污泥脫水設備中包括壓榨脫水、離心脫水等方式,其中,壓榨脫水雖然能夠較為充分的脫水,但是結構復雜,設備體積龐大,使用成本高,不利于小型化的污泥處理,而現有的離心式脫水雖然利于小型化的污泥脫水處理,但是,現有結構的污泥脫水設備不能充分地進行脫水,往往處理后的污泥含水量仍然高于規定標準,而且,雖然污水在處理過程中通過了缺氧、厭氧等殺菌處理,但是,污泥中仍然有參與細菌存活,當這些污泥被直接進行填埋、堆肥等時,對環境影響大,不利于環保。
因此,現有的污泥脫水設備不能充分滿足污泥脫水要求,不利于環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之一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污泥脫水設備不能充分滿足污泥脫水要求,不利于環保問題。
本發明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種基于超聲波的污泥脫水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之一,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超聲波的污泥脫水裝置,其中,包括:入料機構、超聲處理室、伸縮裝置、壓力球、束壓器。
所述所述入料機構設置在所述超聲處理室上,所述超聲處理室具有:分離腔、第一超聲單元、通水槽、第一污泥過濾篩膜、水泵。
所述分離腔與所述入料機構相連通。所述第一超聲單元設置在所述分離腔的側壁上,所述通水槽設置在所述分離腔的側壁上,所述通水槽與所述分離腔相連通。所述第一污泥過濾篩膜設置在所述通水槽上,所述第一污泥過濾篩膜的孔徑極只允許水分子進出。所述水泵與所述通水槽連通。
所述伸縮裝置設置在所述超聲處理室上,所述壓力球與所述伸縮裝置相連,所述壓力球上具有:第二污泥過濾篩膜、第二超聲波單元。
所述第二污泥過濾篩膜分布在所述壓力球上,所述第二污泥過濾篩膜內具有通水孔,該通水孔通過軟管與所述通水槽連通。所述第二超聲波單元設置在所述壓力球上。
所述束壓器設置在所述超聲處理室下端,所述束壓器具有:流水腔、金屬彈片、第三污泥過濾篩膜。
所述流水腔與所述分離腔連通。所述金屬彈片設置在所述流水腔中,所述金屬彈片相互間呈相對凸起的弧形,所述金屬彈片上具有過水孔。所述第三污泥過濾篩膜設置在相互凸起的所述金屬彈片上,所述第三污泥過濾篩膜相互貼合,所述金屬彈片與所述第三污泥過濾篩膜將所述流水腔分割成上下獨立空間。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發明實施例在入料機構將污泥引入至超聲處理室的分離腔中后,啟動分離腔中的第一超聲波單元,使得污泥產生振動,污泥與混合在污泥中的水因比重不同進行分離,因此,污泥沉降分離腔底部,而水浮在污泥上端。浮在污泥上的水通過分離腔中只能允許水分子進出的第一污泥過濾篩膜進入至通水槽中,而通水槽中的水再通過水泵進行抽取,使得水與污泥分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家港東藝超聲有限公司,未經張家港東藝超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9118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