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剛柔-機電耦合的風機齒輪-發電機動力學模型建模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90775.1 | 申請日: | 2020-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874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9 |
| 發明(設計)人: | 秦大同;陳銳博;劉長釗;呂雪慧;楊戰斌;尹顯頌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7 | 分類號: | G06F30/17;G06F30/23;G06F111/04;G06F111/10;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重慶為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王玉杰 |
| 地址: | 400044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電 耦合 風機 齒輪 發電機 動力學 模型 建模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剛柔?機電耦合的風機齒輪?發電機動力學模型建模方法,包括采用三維設計軟件構建齒輪箱、發電機的實體結構模型;采用有限元軟件對實體模型進行縮聚,獲取箱體結構的縮聚剛度矩陣與質量矩陣,形成箱體單元;結合齒輪箱各軸系實際尺寸,建立柔性軸模型,形成軸單元;根據齒輪系統具體參數,采用集中參數法,構建齒輪的動力學模型,形成嚙合單元;通過有限元軟件計算軸承的支撐剛度,形成軸承單元;通過有限元軟件計算發電機的空間氣隙磁密,計算發電機定子齒處的徑向、切向電磁力波以及電磁轉矩,形成外載荷向量;將上述子單元進行組裝,形成剛柔?機電耦合的風機齒輪?發電機動力學模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屬于風力發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剛柔-機電耦合的風機齒輪-發電機動力學模型建模方法。
背景技術
國際社會日漸意識到能源安全、環境污染和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的嚴重性,紛紛采取措施試圖遏制這些問題的惡化,措施之一就是扶持新能源的發展,據目前的統計數據顯示,風電已成為繼煤電、水電之后的第三大能源。
風力發電機組由葉片、輪轂、主傳動鏈、發電機等組成。其中主傳動鏈起到動力傳輸作用,將葉片吸收風能而產生的旋轉運動,進行增速至發電機額定轉速,以供發電機能正常發電。
風力發電機組安裝在高山、荒郊野外或海上,其運行環境惡劣,不僅引入隨機風載作用,使機組運行工況復雜多變發生驅動力與轉速的突變,產生沖擊作用;同時,還受到發電機的電磁轉矩波動、電磁徑向力波的內激勵影響。多階次的發電機轉矩脈動和電磁力脈動不僅加劇齒輪箱的振動,且會在多個轉速區域達到齒輪箱的固有頻率從而產生共振。由于風機長時間處于野外無人值守,所以保證風機齒輪箱在負載工況下長期并可靠地運行非常重要。
由于風力發電機齒輪傳動系統的實驗、維修成本較高,因此建立一種剛柔-機電耦合的風機齒輪-發電機傳動系統動力學模型,結合仿真分析,對于高效實現風力發電機齒輪-發電機系統的集成設計優化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剛柔-機電耦合的風機齒輪-發電機動力學模型建模方法,能夠快速地對系統中存在的機電耦合現象進行解析表征,解釋齒輪系統與發電機系統相互作用影響規律,同時為風力發電機系統進行集成設計奠定基礎。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剛柔-機電耦合的風機齒輪-發電機動力學模型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采用三維設計軟件構建齒輪箱、發電機的實體結構模型;
步驟二,利用有限元分析軟件對實體結構模型進行縮聚,獲取箱體結構的縮聚剛度矩陣與質量矩陣,形成箱體單元;結合齒輪箱各軸系實際尺寸,采用Timoshenko梁單元法建立柔性軸模型,形成軸單元;采用有限元分析軟件,計算并獲取軸承的支撐剛度,形成軸承支撐單元;利用牛頓第二定律構建齒輪系統的動力學方程,考慮內部激勵特性,形成嚙合單元;
步驟三,基于步驟二各子單元的剛度質量矩陣,結合系統各子構件的連接耦合方式,組裝成為考慮系統結構的剛柔耦合模型;
步驟四,基于有限元分析軟件,對永磁同步發電機工作部件材料進行設定,考慮永磁材料的磁飽和特性,進行空間氣隙磁密、漏磁特性以及動態特性分析,獲取發電機的電磁轉矩和電磁徑向、切向力,形成外載荷向量單元;
步驟五,根據步驟三中得到齒輪系統與發電機系統的相互耦合作用關系,結合步驟四電機轉動過程中產生的電磁徑向力波與電磁轉矩,通過磁-電和磁-機耦合項,建立機械系統和電氣系統之間的聯系,從而得到電機驅動的傳動系統的機電耦合模型,建立齒輪-永磁同步發電機多因素下的機-電耦合模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未經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9077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