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膠換管收卷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90147.3 | 申請日: | 2020-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789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許德偉;胡鋒;管紅俊;管瀟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龍游道明光學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18/10 | 分類號: | B65H18/10;B65H18/26;B65H19/26 |
| 代理公司: | 浙江億維律師事務所 33319 | 代理人: | 王乃蒼 |
| 地址: | 324400 浙江省衢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膠換管收卷 機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膠換管收卷機構,包括機架、轉塔收卷機構、切刀機構、導輥,轉塔收卷機構、切刀機構、導輥與機架連接,轉塔收卷機構設置有卸卷軸、收卷軸,卸卷軸、收卷軸、導輥依次設置,切刀機構設置于收卷軸上游,還包括上壓輥機構與下壓輥機構,上壓輥機構包括上壓輥臂、上壓輥氣缸、上壓輥連桿、上壓輥,下壓輥機構設置有下壓輥氣缸、反壓輥、反壓輥連桿、反壓輥扭簧、反壓輥氣缸,切刀機構設置有切刀氣缸、刀頭,本發明通過設置上壓輥機構與下壓輥機構,逐步將切斷的卷材進行收卷,使卷材完成自鎖,后續的收卷操作得以順利進行,無需在卷材上貼膠帶,避免了卷材受到污染的問題,同時全程機械化操作,節約了人力,保證了操作的精準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收卷機構,尤其涉及一種無膠換管收卷機構。
背景技術
許多卷材產品在出廠前需要分成數十米一卷的小卷再銷往市場,分卷復卷設備要頻繁的更換卷芯,需要人工或機械的方式在卷芯或卷材上貼上雙面膠以便把卷材的料頭貼在卷芯上,該種方式可能會在料頭上殘留壓敏膠,使卷材受到污染,需要一種新的收卷機構來解決以上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傳統的貼雙面膠的收卷方式可能在料頭上殘留壓敏膠,使卷材受到污染的缺陷,提供了一種新的無膠換管收卷機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無膠換管收卷機構,包括機架、轉塔收卷機構、切刀機構、導輥,所述轉塔收卷機構、切刀機構、導輥與所述機架連接,所述轉塔收卷機構設置有卸卷軸、收卷軸,所述卸卷軸、收卷軸、導輥依次設置,所述切刀機構設置于所述收卷軸上游,還包括上壓輥機構與下壓輥機構,所述上壓輥機構包括上壓輥臂、上壓輥氣缸、上壓輥連桿、上壓輥,所述上壓輥臂一端與所述機架轉動連接,所述上壓輥連桿一端與所述上壓輥臂另一端轉動連接,所述上壓輥連桿另一端與所述上壓輥轉動連接,所述下壓輥機構設置有下壓輥氣缸、反壓輥、反壓輥連桿、反壓輥扭簧、反壓輥氣缸,所述下壓輥氣缸與所述下壓輥機構連接,所述反壓輥氣缸設置在所述下壓輥機構上,所述反壓輥與所述反壓輥連桿轉動連接,所述反壓輥連桿與所述反壓輥氣缸轉動連接,所述反壓輥扭簧分別連接所述反壓輥連桿與所述反壓輥氣缸,所述切刀機構設置有切刀氣缸、刀頭,上述無膠換管收卷機構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所述下壓輥氣缸驅動所述下壓輥機構向前移動至所述下壓輥機構與所述收卷軸配合夾緊卷材的位置。
B:所述切刀氣缸驅動所述切刀機構向前移動,所述刀頭切斷所述卸卷軸與所述收卷軸之間的卷材,然后所述切刀氣缸驅動所述切刀機構回復原位。
C:所述反壓輥氣缸帶動所述反壓輥連桿向前移動,所述反壓輥連桿帶動所述反壓輥向前移動,當所述反壓輥接觸到所述收卷軸后所述反壓輥連桿在所述反壓輥扭簧的彈性回復力作用下轉動,所述反壓輥連桿驅使所述反壓輥沿著所述收卷軸滾動,使得卷材順著所述收卷軸包裹210度至250度。
D:所述上壓輥氣缸驅動所述上壓輥臂旋轉,所述上壓輥臂帶動所述上壓輥連桿同時所述上壓輥連桿帶動所述上壓輥向下移動,當所述上壓輥接觸到所述收卷軸后所述上壓輥沿著所述收卷軸滾動,使得卷材順著所述收卷軸包裹350度至360度。
E:所述收卷軸開始旋轉,旋轉1-5圈后,所述上壓輥氣缸驅動所述上壓輥機構復位,然后所述下壓輥氣缸驅動所述下壓輥機構復位,接著所述收卷軸旋轉至收卷完成后停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龍游道明光學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龍游道明光學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9014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